】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香港智库为何发展不全面
http://www.CRNTT.com   2016-03-20 00:09:40


 
  我理解智库不应该纯粹为了选举来做。特别是现在的选举越来越像公司的市场开拓(marketing),如台湾的选举工程,有投入、有产出、有规范、有手段,可以用计算机算得清清楚楚,有非常系统的工程。智库能不能做选举?我说可以,但选举不一定要用智库。特别是现在的选举比较简单,跟着市场开拓喊口号,智库离这些有一定距离。

  如果思考上分得比较清楚的话,选举是选举,政治是政治,政策是政策。当然这三个事情有关系,但不能把三类关系绑成一个东西。智库是比较偏向政策的,当然选举需要搞政治,需要有政策的内涵,但比重不一样。纯粹的智库,需要政策的内涵。政府所有的政策都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能拿来搞政治,也不是所有的政治议题都适合拿来搞选举。所以三者不是一致的。

  香港现在有个很有趣的发展,大家都热衷于政治,什么都可以弄成政治,最后什么都政治化了。政党在香港的信任度非常低,所有政党都如此,就是说,大家对政党都没有好感。选举天天有,政治天天谈。可能政党一出来大家就已经先入为主,觉得要交成绩单出来搞选举。而智库就中性很多,可以参与选举也可以不参与选举,比如叶刘淑仪的汇贤智库。

  所以香港“智库”目前的现状是百花齐放,但如果仅指传统认知的智库时,就有问题了,什么都成了智库。就好像如果所有的组织都叫自己慈善团体,真要搞慈善时候就不知道去找谁了。智库不像银行那样有很严格的标准,有的只是挂个牌子,本质为了搞选举时进可攻退可守。

  香港智库数量在亚洲排第三,但这不能代表什么。如果没有很清楚的界定,几个年轻人凑成一堆、轮流写写文章就可以叫智库,那么对我们需要解决的目标没有很大帮助。很多智库自己的研究员不多,是给钱让其他人来做。我们讨论的时候要定义清楚,才比较容易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