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香港智库为何发展不全面
http://www.CRNTT.com   2016-03-20 00:09:40


 
  张家敏:内地发展智库的经验值得香港借鉴

  我觉得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港英时代很多事情都是由英国殖民地政府在英国本土决定,根本不用香港的智库。同时也因为没有人愿意捐很多钱出来,在香港营运智库。所以,将来如果是要搞好香港智库,其中一个方面蛮关键的——大专家的进驻才能提高公信力。所以我实际上非常同意刚才郭教授提到的一些内容,但是我认为要更正一下:千万不要说是代工,而应该是供应链管理。代工是人家设计好了再交给你做,而高增值的供应链管理是设计给人家选择。

  放眼看中国内地,现在才有一点民间的智库,而且政府也花了很大资源来建设智库。不单如此,正如刚才春新博士说的,内地政府也很听智库的意见。你看现在,无论是“十三五”计划,还是之前的很多政府工作报告,每一个成果的背后都有很多不同的智库做了相当大的工作。所以,好智库的成长,需要政府的重视,资金的支持,架构上的配合。

  这个经验香港需要用起来。第一,香港政府确实应该拨多一些资源支持民间智库发展。绝对不能再搞低增值的、价低者得的招标。政府应该是跟某一个智库有几年的合作,定了数个题目,这样才有比较固定的、积极性的投资。

  第二,中央应该支持香港建设智库。如果当年中央可以在香港建设几个试点智库就太好了。此外,香港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法律教育方面很成熟,这是香港在国家“十三五”时期能够提供很大很大贡献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很值得重视。

  第三,两地经贸合作相关。举例来说,香港怎么样很具体地在这个中国最开放的自由贸易区里面,不同领域方面提多一点意见,无论是物流、资金调动、成立公司、社会治理方面,这一类型的东西国家应该鼓励多一些香港的财团、多一些企业,做多一些这方面的活动,然后就给他们一些应有的荣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