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中评论坛:香港智库为何发展不全面
http://www.CRNTT.com   2016-03-20 00:09:40


 
  香港的政策研究有特别的安排

  很有趣的是,你说香港没有政策研究吗?不是,香港的政务官也是去做研究的。香港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安排,跟美国完全不一样,那就是我们有一个很独特的谘询制度,由政府牵头,政府官员当秘书,找来大学里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人和业界的老大来作谘询。

  比如说以前港英政府每年都跟外国搞贸易谈判(trade negotiation),就是找那些上海帮的老大,因为他们对整个配额制度瞭若指掌。所以他们说也好,叫谘询制度也好,我们这个谘询制度基本上就扮演了部分政策研究的功能--那就是由政府部门的秘书长牵头,找各方面的专家,八个人、十几个人来做谘询。当然,并不是所有谘询架构都是这样,有一些是政治吸纳的,但有的就真的为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成立的谘询架构,让政府部门去找一些专家提供意见,香港没有就到外国找。

  香港的智库若想真正发展  政府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你们刚才讲的不适合智库生存的土壤,就是我们目前的情况。未来如果你真的要发展,一定要政府拿钱。我们跟中央政策组的关系,是商业关系,研究项目都是我投标投得来的;若我们开价100万元,人家开90万元,那我们的项目就会被人家拿走。

  我们跟那些商业机构完全没有分别,我们跟中央政策组(Central Policy Unit, CPU)就是商业关系,它没有支持我。我以前提过,作为一个智库,不是什么都能做的,我们专长在ABC三样,那么政府就应该是一个资源伙伴。好像政府搞的那些社福服务,某机构做盲人服务的,政府就给钱,专门做盲人辅导。某某机构做智障服务的,政府给钱就做了,年年给钱。但我们做研究,比如说我们做大陆跟香港融合,我们提港珠澳大桥,我们做这个研究,一毛钱都不给。这样我们怎么生存?这不可能的。你不给钱,你就要跟我买服务,我就当做一个公司的服务一模一样嘛。

  还有,我们要跟大学那些不用付薪水、不用付租金的教授做研究项目的投标,我怎么跟他竞争?!

  (郭万达:明白,完全不同,我们碰到的在内地的情况也类似,投标跟大学竞争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等同,因为我是个机构,我们靠合同经费来运营,他是全部政府财政养的,所以他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来竞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