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湾对大陆没清楚的认知
不可能思考出未来经济的出路
金融海啸发生后,俄国学者Igor Panarin说,美国会分裂成6大块。这样的立论与台湾当年说大陆即将崩溃或分裂成7块相似。就是因为这样的认知,台湾开始“戒急用忍”,后来演变成“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其背后意念就是把大陆视为乱源,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希望台湾的百姓、商人最好都不要到大陆去。
大陆改革开放30年,后15年的进步是非常快的。因为错误的认知,台湾失去大幅参与中国大陆经济成长最快的这段时期。虽然台商早在80年代初期就去大陆卡位,可是台湾的银行没有跟过去,台商缺乏子弹。因此到目前为止,台商只有9家上市公司。后来的港商、新商、韩商、美商,都赶上了。台湾没有分享到大陆最近15年发展的果实,失掉最好的谈判时机与筹码,这是蛮可惜的。这也是错误认知导致错误政策的结果。
我觉得台湾对大陆的正确认知不够,对中国崛起不太知道。部分人士都还停留在大陆与台湾敌对的时代。台湾经济与大陆关系的密切,恐怕也超过大部分台湾人的想像。例如台湾的出口比例,1990对美是32.4%,对大陆是12.9%,2008年整个数据是倒过来的,大陆占39%,对美只剩下12%。台湾如果对大陆没有清楚的瞭解,恐怕很难思考出未来的经济出路。
庄奕琦:台湾90年代经济转型没有把握住方向
90年代以后,刚刚洪委员提到没有把握住黄金时期,林教授也提到那时是大陆快速崛起的时间,一消一长,就可看出两方之间的明显差异。台湾的确是在90年代出现失落的情况,而我们看台商,90年代初期就积极进入大陆布局,对于大陆的兴起,台商也提供相当大的贡献。
我们很多人都有个迷思,认为台商到大陆造成整个台湾经济的衰退与失业率的增加。但再深入思考,台湾在90年代很严重的问题是,经济结构转型没有把握住方向。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台湾从19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先进国家都差不多,就是人均所得(per capita income)快要达到接近5000美元的时候,工业占整个GDP的产值就要下降,只是亚洲国家基本上属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制造业占的比重偏高,但此一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趋势是不变的。
我们看台湾经济80到90年代时,就应该注意经济的转型,但台湾还是强调出口,惑于出口迷思。事实上,台湾的制造业已经开始下滑,只剩下20%多。整个台湾GDP的主体在哪里?是在服务业。服务业跟大陆有关系吗?是因为台商投资大陆的结果吗?都没有。我们的服务业比重在提高,可是服务业的整体内容没有脱胎换骨,持续处于低生产力的情况,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台湾的失落不能怪台商到大陆投资
我们看出口产业,到大陆投资反而是更有效率。台湾的机电产业或IT产业生产力是最高的,这些产业并没有因为出去而衰弱,反而是整个制造业转型以此为主轴。所以说,到大陆投资或制造,并未减弱台湾竞争力,反而更巩固原来的生产基础,升级到以IT产业为主轴。IT产业也是整个东亚整合性最高的产业。个人认为,那个失落的时代,不能完全怪环境,或怪台商到大陆,而应该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掌握那一波结构转型,对台湾来说是个蛮大的挫折。
ECFA应在WTO架构上谈
展望未来与台湾当前的经济走势,台湾与大陆谈ECFA,要注重内容,并在WTO架构下谈。既然两岸都加入了WTO,大家应该不会对WTO规范有太大的疑义。在WTO架构下谈,用什么名字不是议题,而应该讨论什么样的内容对台湾最有利。
在谈的过程中,我觉得台湾最大的问题是,每次出去与别人谈,都没有一个基本的腹案,这也许跟台湾本身内斗有关。另一方面,不管哪个党执政,台湾在经济政策上都没有一套完整的论述,每次出去谈都是急就章,不够深入。对此,台湾需要检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