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智库:中华文明 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7-16 00:27:57


 
  之所以要将二者联结,是为避免两种常见的极端化观点,一种是只看考古成果,不相信中国古典文献的记载,另一种是只依赖古籍传述,不采用考古成果辨别记述真伪。只有通过逻辑让文献与实物契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真相。

  主流观点是在现有证据的条件下得出的多数人认同的结论。当解释还有不圆满的地方时,允许有其它推测和猜想,也许各种观点证据都不充分,但可以继续探寻。通过逻辑链条联结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会出现多种合理的版本,这些可能性应该允许同时存在,任何结论或假说都是探寻真相的努力,都是秉持客观真实的态度进行学术探讨,都不影响主流观点与文化自信的存在。

  本文在运用可信文献资料整理中华文明起源脉络时,尽量将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可靠的中国传统文献及传说结合起来。当然,以迄今掌握的资料,完全对应是不可能的,且历史文献本身尚存质疑,因此这种尝试只是逻辑演绎,而非资料考证。事实上,中国传统的严肃学者也会运用这种方法提出对历史的认识。

  例如《史记》是公认的严谨之作,开篇以《五帝本纪》、《夏本纪》详述中国历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关系与族群演变,卷十三以《三代世表》将上古帝王谱谍清晰呈现。司马迁在对距他2000多年前的历史进行记述时,同样是查阅了大量可信史料(“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然后运用逻辑分析法去粗取精,得出结论(“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三、融合假说

  本文提出一种假说,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始终处于本土族群与外来族群的融合过程中。外来族群可能统治中原,本土族群也可能外迁海外。中华文明萌芽于“三皇”时期,起源于“五帝”时期,成熟于“三代”时期,是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结果。“五帝”之首的黄帝与“三代”之初的夏禹可能均有一部分外来族群的血统,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华文明的伟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