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北京总部的青年记者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学习(中评社图片) |
什么是超级全球化?从1980年代开始,世界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主要目标是推动市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体现方式有几点:一是放松市场管制推动私有化,国家逐渐退出了很多社会的供给,为资本去松绑,推动金融汇率的自由化;二是80年代由美国主导成立的WTO、IMF、World Bank等国际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来推动经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三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目标,想通过经济的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以西方价值观和政治体系为蓝本的政治改革。
超级全球化与之前的全球化有什么不同?之前的全球化是以商品贸易的全球化为主,在全球流通的是最终产品,企业相对固定在一个地点:美国企业在美国生产,中国企业在中国生产,澳洲企业在澳洲生产,最终产品在全球流通。超级全球化后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就是资本流通取代商品贸易流通,成为全球化的核心动力。全球的直接投资开始迅速膨胀,带来的结果是企业不再局限在其基地,而是把产品的供应链进行拆解。一开始是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一些劳动力较丰富、成本较低的地方,后来发展到整个供应链每个环节都进行分解,通过离岸、外包,再整合成一个产品。跨国公司在全球追逐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和高额回报,成为了全球化的驱动力及全球价值链的控制者。
超级全球化后,全球跨境FDI飞速增长,在全球流动的不再仅仅是商品,还包括了资本、生产设备、产品设计、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岗位,乃至整个行业和产业都有了流动性。
事实上,超级全球化是双刃剑。我以美国为例,来解释一下这一看法。很多人讲,美国从全球化中获利最多,因为它是超级全球化最直接的推手,是全球规则最主要的制定者,而且全球化下的国际机构大多由它主导,包括WTO、 IMF等等。另外,它拥有全世界最多、最强的跨国公司。所以,很多人觉得美国的产业越来越高端,企业利润是留在美国的,美国获益最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在过去20年内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急速扩大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本土就业的减少和劣质化趋势。数据显示,美国60%的劳动力是领取时薪或者是周薪的,这类工作非常的不稳定。此外,美国也出现了中产塌陷、阶层固化、社会流动性急降、底层无望的困境。全球化下很多制造业向外迁移,以前的蓝领白人工人丧失了工作机会,纷纷转向餐饮、零售等比较低端的消费性服务业,但他们同时面临愿意接受更恶劣工作环境、更低薪的墨西哥、非洲、亚洲移民的竞争,如果他们有所怨言,又会被人指责为种族歧视、种族主义。过去这两年,此类矛盾非常凸显,美国人积累了越来越深的怨气,最悲观的是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下一代将比自己过得更糟,对他们而言,通过劳动改变命运、步入中产的美国梦已经幻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