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尖锐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5-03-08 09:51:36  


 
  此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也会成为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抓手。我们注意到,地方经济发展都在紧贴中央这些大政策、大规划的变化。比如,本来只与部分地区相关的“一带一路”发展计划,现在全国31个省级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一带一路”发展计划,这些计划的背后都会配套大量的项目。所以,在2015年,市场关键要看民营经济,项目关键要看“一带一路”。

  我们还认为,2015年稳定中国经济还有一个有利因素:中国政府运用政策工具管理经济比过去更为娴熟。对于本届政府来说,在经历了2013年上任后的一年摸索、2014年的艰难试水之后,相信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情况和政府管理经济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成熟的办法。在2015年,政府在动用金融工具方面可能更为熟练、可动用的资源也会更多,以此来保证中国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

  金融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最令人期待

  诸多改革中,2015年最令市场期待的应属金融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倡导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个改革方向上,如果政府退出市场,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呢?肯定有金融市场!如果说,2015年有什么领域将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答案是金融市场;在2015年,有什么改革最容易引起积极的反应?答案还是金融市场!因此,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是中国今后的当务之急,甚至比土地政策的改革还来得紧迫。

  2014年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显着进展: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区间进一步扩大,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民营银行也于年内正式成立。为应对经济下滑,央行还创造性的采取了系列定向操作,包括两次“定向降准”,并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希望低成本资金流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

  2015年的金融体制改革,首先需要明确顶层设计。去年8月中下旬,接近政策层的人士透露,由央行牵头的“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方案即将公布出台。但遗憾的是,这份金改方案直到2014年结束,依然不见踪影。目前,在金融改革方面谈得最多的顶层设计,是国务院在2013年与2014年发布的两份指导意见:2013年7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十条”),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新国十条”)。但比较两份意见文本可以发现,布置短期工作任务的意味十分浓厚,难以作为指导中长期金融体制改革的纲领。

  除此之外,国务院在2014年还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金融相关政策文件。但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国九条”似乎表明,中央在对待金融改革的议题上,有可能还未形成系统思路,对不同金融领域、不同改革议题之间的联系也缺乏统一认识。如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情况下,金融改革方案对此并没有多少落墨。再比如,面对中国即将转变为净资本输出国的趋势,已经出台的金融改革方案都缺少对这一情境的讨论,更不用提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了。这些都是拟定中的《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案》需要讨论的基本内容。

  展望2015年,下一阶段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切实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开放为核心要点。其中三项“抓手型”的改革主题是:围绕IPO注册制的资本市场改革,围绕“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流通渠道改革,以及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资本项目开放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目标,需要在统筹下逐步落实推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