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宏观调控面临三重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09:03:16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为7.4%,尽管创造了自1991年以来最低的增速水平,但这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与中国力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取得的,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评社北京3月2日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增长动力不足并伴随持续分化现象,世界主要国家都急切寻求促进宏观经济稳步复苏增长的新药方。美国推出奥巴马新政,核心是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深化财政整顿的医疗改革、重振制造业的再工业化战略以及TPP、TTIP为代表的全球布局新战略,美国经济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走出低谷并呈持续改善迹象。

  日本安倍晋三首相执政以来力推安倍经济学为核心的政策创新,日本经济出现“回光返照”的现象。欧洲债务危机强化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性,但各国缺乏同盟共识导致一体化进展缓慢,欧洲经济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力推结构性改革,但大宗商品要素市场剧烈波动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新兴经济体减速分化局面未见改观。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陈建奇文章文章表示,为应对中国宏观经济减速问题,本届政府执政以来也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创新实践,大体归结为四类。

  一是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对特定商业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增大对中小企业、三农的信贷等支持力度。

  二是激活存量提质增效。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及财政国库现金位均位居全球首位,凸显经济增长效率有待提升,为此,中央提出激活存量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提升要素尤其是资金的效率,促进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深化改革释放红利。通过简政放权,营造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环境,并且借助自贸区建设推动开放改革,以此释放改革红利。

  四是加快全球布局拓展外部增量需求。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布局,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为外需增长创造增量空间。

  相关创新举措为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在7.5%左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为7.4%,尽管创造了自1991年以来最低的增速水平,但这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与中国力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取得的,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7.5%左右的目标,经济增速仍然位居世界主要国家前列,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然而,外界并不因此而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各种担忧持续蔓延,今年1月份进出口增速均偏离预期而呈现负增长,宏观经济自去年以来出现的下行压力不减,今年1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速创造了28年来的新低,如何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从理论上说,应对宏观经济减速需要调整宏观政策,实施稳增长的刺激计划,即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及夯实宏观经济内生动力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