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支援
133. 近期人力短缺,制约了香港经济复苏的步伐。我们优化了输入人才及劳工的机制,以解燃眉之急。这属有时间性、非永久措施。政府重视本地劳工优先就业原则,会加强本地劳工培训、支援和保障,释放更多劳动力和提升劳工生产力,开创高质量就业机会。
加强培训 推动再就业
134. 为鼓励潜在劳动力投入职场,我们明年初完成法例修订,把雇员再培训津贴的每月限额由5,800元调高近四成至8,000元。此外,雇员再培训局(再培训局)明年第一季试行让雇主以“包班”形式提供职前培训,为期两年,首阶段集中于人力严重短缺的行业(例如健康护理、饮食、零售、酒店服务等),提供雇员再培训津贴、培训后不少于一年的雇佣合约、高于市价水平的薪酬,以及为期六个月的就业跟进服务和进修培训安排。
135. 再培训局会检视其服务范围、培训策略及营运模式等,配合香港的经济发展和人力培训需要,推动全民持续进修及技能提升,明年第三季提交建议。
136. 政府会推出为期三年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对象为连续三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任何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若他们连续完成六个月工作,可获发放最高1万元津贴,而连续完成12个月工作则再多1万元津贴,以加大他们重投工作的诱因,可惠及6 000人。
法定最低工资
137. “最低工资委员会”本月底将就如何优化法定最低工资检讨机制提交报告。政府会研究及考虑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六个月内就检讨机制的未来路向作决定。
“连续性合约”规定
138. 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正讨论如何修改俗称“418”的“连续性合约”规定:即雇员须受雇于同一雇主工作四星期或以上,每周工作满18小时,才可享有全面的雇佣福利。劳顾会已原则上同意将相关规定改为以四周工时合计为一个计算单位,正就四周内工时的门槛作进一步讨论。劳顾会达成共识后,政府会尽快修订《雇佣条例》。
健康香港
发展医疗创新枢纽 长远建立“第一层审批”药物注册机构
139. 香港拥有高水平的医疗专业和高效率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我们会发挥香港医疗优势,长远目标是建立“第一层审批”的药物注册机构,即可不依赖其他药物监管机构,而直接根据临床数据在本港审批药物,同时也审批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我们会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内外药物和医疗器械(药械)企业,选择在香港进行研发和临床试验,并在不同阶段建立能力、认受性和地位,确保最终的药械审批获国际及国内认可,措施包括:
(i)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筹备办公室——明年成立筹备办公室,就重整及加强药械及技术监管和审批制度作研究,为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提出建议和步骤,迈向以“第一层审批”方式审批新药械的注册申请,探讨长远将中心升格为独立机构,加快新药械临床应用,带动建设药械研发和测试的新兴产业发展;
(ii)加入“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推动中国香港以观察员身分加入“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以熟习及推展药物规管的最新发展,为长远发展香港成为国际药械权威机构铺路;
(iii)成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明年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为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支援平台,统筹香港公私营的临床试验资源,包括科研人员、配套服务、数据库、样本库、实验室等,并与深圳市政府商讨,让河套香港及深圳园区协同发展临床试验。我们亦会探讨透过临床试验所推动与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临床试验网络合作,协调两地临床试验工作以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
(iv)促进医管局临床研究及试验──医管局会在2024‑25年度设立“联网临床研究支援办公室”,为前线员工提供谘询和支援、推出措施鼓励医疗团队参与临床研究及试验、加快临床研究伦理审批流程,以及增强支援临床研究和数据共享系统和机制;及
(v)设立全新“1+”机制 加快新药审批──为了让病患者能使用新药,并吸引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于香港推行,今年内在现行药物注册制度上,设立全新“1+”机制,容许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新药,在符合本地临床数据要求并经专家认可后,只需提交一个(而非原来的两个)参考药物监管机构许可(例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便可在香港有条件注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