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二
2009年7月号,总第139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两岸关系新格局下台港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我第一次碰到林瑞麟的时候,是在江素惠举办的“香江论坛”的餐会上,他相当客气,吃饭的时候大家的互动都很好。但是以后一旦要正式走出去,大家就可能会开始保持距离。其实,作为负责香港对台事务的政制事务局主管,不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待台湾客人,应该创造机会,对台湾客人主动邀约。现在连中国大陆都可以公开的问“吕秀莲要不要来”,香港当然也可以主动邀访台湾政治人物来港访问,这是我认为在港台关系可加强的一面。而不是说今天江丙坤去了,或是胡志强也去了,都见到了特首。但是别忘了,还有很多台湾的县市长去了香港,特首并没有全盘接见。如果香港可以踏出凡是蓝绿县市长均可接触这一步,我认为这就是重大突破。

  台湾驻港机构的名称和功能升级问题

  第二点,我认为台湾驻港机构可以有机会改个名称。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钱七条”的宣布有他的用意,希望台湾所有在香港的驻点可以不要有变动,但是不希望更名,避免导致误会。可是97之后到现在已经快12年,是不是到了该检讨的时候?

  假如将来连两岸都能互设办事机构,那么台北驻港的“中华旅行社”是不是更应有机会改名称?我的老友郑安国任陆委会香港事务局局长时,经常代表台北讲话,可是老是干得好像是一个卖机票的总经理上去讲话一样;1994年以后美国就同意台湾驻美机构全部改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连澳门都是这样名称,所以很希望将来香港当局对中华旅行社在更名这件事上,能让我们看出港台关系的改变。

  此外,关于台湾驻港机构人员可不可以自由进出香港政府的办公室这个问题。我觉得将来我们驻港机构,一个是可以正名,另一个则是台北驻港人员能有机会到香港政府的机构办事,这些举措可能会让港台关系变得更好。

  台港澳之间可考虑自由行

  经济方面的议题,刚刚李教授讲了很多,我就不再补充,只有一点我可以提醒,实际上北京也已经说了,他们希望大陆旅客能做一个package,可从台湾入境、港澳出境,或是由港澳入境、台湾出境。我觉得这样的package很好。过去港澳之间也曾有这样的package,不过去年我离开澳门时,好像已经暂停了。所以我想将来香港、澳门、台湾可以考虑形成一个面向陆客的package,因为对他们来说,一趟出来不容易。凭良心讲,两岸三通影响香港中转角色的说法,我会比较保留;我觉得香港还是有很多乐观面,有时香港到深圳、珠海、甚至于广州,还是比直航更方便,也更便宜。

  民间的交流认识同样重要

  最后简单一点,我觉得香港给台湾的认识,就是美食与购物。我认为香港不仅只有如此,香港还有蛮多不错的景点,譬如南丫岛,那个地方坐船过去景色很好,但是台湾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我想香港或许也不在乎台客逛了哪些地方,但是既然你觉得台客旅港会减少,那你为什么不多开发观光景点?

  另一方面,香港对台湾的瞭解是片面的,香港人常常会认为台湾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进步,不过他们很喜欢士林夜市,因为在香港,士林夜市远近驰名,但是士林夜市不是台湾唯一景点的attraction。当两边相互的认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面貌时,怎么样让香港的人知道台湾不是只有士林夜市,如何也让台湾的旅客感觉到香港不是只有尖沙嘴与铜锣湾,还有更多不错的地方,香港的图腾与台湾的面貌,应是未来我们大家共同促进台港关系时的重点;政治一头热,民间不动,也没什么用。如果民间可以相互瞭解得更深,我想政治经济的合作可能更加有新空间。

  蔡练生:香港的桥梁作用要有新的发展思维


  就台港关系来看,长期以来香港扮演着桥梁的角色,1949年许多人从大陆撤退,经过香港,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小时候曾在香港住过2、3年。由于两岸长期对峙型态,在直航以前,多数人进出两岸都取道香港;货物也透过香港进出,很多转口贸易、一年庞大的金额,去年两岸贸易达到1300亿,大多数也都经过香港;资金也是一样,过去投资大陆、戒急用忍的政策之下,很多资金也透过香港进出。

  香港在两岸三地,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包括人、货物与资金,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桥梁的角色会慢慢淡化,邵教授谈到中转旅客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但香港的统计是每月减少约6%。第三次陈江会,主要议题是谈把包机改为正常定期航班,希望可以达到300个航班。据说这个问题现在谈不妥,背后是香港的因素,因为香港担心若航班正常化,每月增加到300班次后,可能对香港的冲击会更大,所以显然对香港来说,他们是蛮关心这部分的。除了人之外,海运也开始直航,也影响货物的来往;所以我相信香港已经观察到这个问题,他们很关心这样的趋势发展。

  显而易见的,两岸关系进展,香港方面开始改变对台湾这方面的态度,所以香港访台的团体增加了,我们工总最近接待了好几批香港团体,他们也甚至考虑进一步在台湾设置办事处,希望能够在两岸关系变化中,维持或改变既有的关系。

  官方层面沟通欠畅
  成为台港经贸交流的掣肘

  港台双方关系长期来看是蛮微妙的,从过去来说,在大陆未改革开放前,港台都扮演着自由灯塔的角色。近来的发展,诚如刚才两位都谈到的,港台关系变得敏感,政府官员几乎没有太多机会互相拜访,甚至我们一个科长要拿到香港的签证都很难。像我们智慧局一个组长,要到香港参加国际会议,港签都拿到了,到了机场却被拦下来,又回来了。

  我也曾听闻每个驻香港代表的酒量都要很好,一年365天,应酬超过400次以上,午餐晚餐都在交际应酬,所有业务都在餐厅进行,不可能到官署谈;香港主管台湾的事务,都包含在APEC窗口进行,跳脱这个范围,基本上都不能,所以很多框架限制台港双方来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