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民进党重返执政与两岸关系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6-08-14 00:32:16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理念到实践 

  1985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全球性战略问题”,此后,“和平发展”论述主要使用于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形势分析上。在两岸关系领域,大陆首次提出“和平发展”论述是2005年4月“胡连会”公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但由于当时国民党只是在野党,“胡连会”建立的“国共论坛”只是就推动两岸经贸文化联系提出倡议。2007年10月,“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从此,国际事务上的“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上的“和平发展”与国内的“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三和”战略,代表了当代中国领导层整合内政、外交与两岸的新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以“发展”为核心、以“和平”为基础的新政治经济秩序。这是自十八世纪末清朝乾隆皇帝以来两百余年所丧失的整合内外两个大局的系统性思维。

  2008年底,胡锦涛对台六点讲话标志着国共两党同时以两岸执政党的身份携手启动“和平发展”的实践进程。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八年来,马英九和国民党高层承认“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于此两岸官方不断推进各项交流协商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蔡英文和民进党发言人的口径一般为支持“两岸和平稳定发展”,近年来则主张要“维持(两岸)现状”。

  两岸和平发展从政党理念论述到两岸政治经济社会实践的展开,是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政治经济基础的。对大陆来说,陈水扁时期两岸关系的曲折教训表明,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实现“和平统一”,必须要有一个以“争取台湾民心”为主要任务的过渡时期,此即“两岸和平发展”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大陆必须坚持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排除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描绘出务实的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合作路线图。“争取台湾民心”这个主要任务的具体内涵为:在两岸共同发展中厚植共同利益,同时促进两岸社会、文化和教育交流,不断积累政治互信,不断增进共同的国家认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