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尔忧选举 我忧两岸

http://www.CRNTT.com   2011-08-01 00:37:51  


 
  偏安与台独的较劲与合流:2012年大选的独特现象

  我们可以将目前国民党与民进党有关的论述用史观以及对“宪法”、主权及未来前途的差异制表如下:(相关表格请参考,张亚中,“建立两岸共同体史观(二)”,《中国评论》,2011年1月号,表2)

  我们可以从以上《表1》看出,国民党与民进党目前的论述都是在“独台”(偏安)与“台独”的光谱中徘徊,从这个表格中,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在“国家定位”上,国民两党的差别已经越来越不清晰。民进党已经放弃激进台独路线,选择隐性台独,但它最多也只能转向到“独台”路线;国民党或许会认为“独台”“偏安”这帽子太过于沉重,但坦白说,也差不到哪里去了。目前的情形是,民进党是一个可以大声说出“中华民国”“主权”限缩在台湾的“显性独台”论者,可是国民党却有可能是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明的主张“一中“宪法”,模糊地发表“主权限缩”的言词与行为。

  相较于2008年在两岸论述上,是一场“激进台独”与“一中各表”的战役,2012年的大选有可能是“隐性独台”与“显性独台”或“隐性台独”的较量,那么不管谁赢谁输,也是两者的合流,其结果就是两岸“国家定位”认同的再次拉开。然则这样一来,两岸关系有可能将带入一个极不确定的状态。如果国民党获胜,北京固然可以松一口气,但是要想签署和平协定可能并不容易了。

   结构的限制:即使获胜能否跨越?

  第一、最大的结构限制就是国民两党现有的论述。到目前为止,民进党的最大底线为接受“中华民国”,但是认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权国家关系”。不同于2008年选举前,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主张包括签署和平协定,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不知道马英九2012年的参选政策白皮书是否也会再包括这两点。如果没有,那么就可以确定2012年以后不会有和平协定了。如果有,马英九目前所强调的“互不承认主权”,“‘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这些“偏安”或“实质独立”的论述是否能为北京接受?马英九又有无可能为了和平协定而调整现在的论述?马政府已经确定了“互不承认主权”、“主权独立国家”,“前途自决”等论述,如果在大选前没有改变,经由大选即等于与人民订立契约,选后而调整可能不容易。那么问题在于北京是否可以接受这些论述为两岸和平协定的条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