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海上丝绸之路需消除东盟安全疑虑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00:14:29  


 
  不过由于自身实力的积弱,特别是军事实力上与各个大国的不对称,东盟国家的筹码并不多。这个现实的制约,使得东盟在对待中国合作安全的主张和美国的军事结盟的主张上往往显出双面性。一方面,东盟积极实践的双面和多边区域安全论坛符合中国提倡的新安全观,同时也显示双方对区域和世界局势的一定程度的共识。另一方面,东盟国家依然对本身的军事安全感到不放心,认为军事上和强国的合作结盟可以加强国防与安全。所以,在整个东南亚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安全关系结构,并延续至今。这种结构既有双边军事盟友(美国与菲律宾、美国与泰国),多边军事联盟(五国防守条约)、双边安全合作(双边军事外交)、多边安全合作(东盟区域论坛)等等。

  总体而言,中国-东盟仍然保持着友好合作的态势,在安全关系上属于磨合期,双方都希望在安全领域有进一步的合作空间。不过,东盟国家仍然对中国保持一定程度的戒心。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黄金十年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中国-东盟关系在多方面突飞猛进,包括在最敏感的安全事务上。总体而言,可以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黄金十年。

  这个黄金十年缘起于多方面的因素。中国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由于秉持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显示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大国的风范,赢得了当时许多深陷经济危机的东南亚国家的感激,而一向作为亚洲经济龙头的日本则相较之下显得保守。而美国自从在2001年被恐怖组织袭击之后,发动了长达十多年的反恐战争,长期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中东地区。在这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中国和东盟开启了一个长达近十年的黄金合作期。在经济议题上,中国和东盟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其它各种区域合作倡议。在安全议题上,2002-2003中国与东盟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为这个区域的和平稳定带来了重要的良好影响。首先,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长期以来困扰双方的南海议题制作了一个双方的可以接受的“软性”约束,接下来的几年双方都有一定的共识,排除了区域外势力参与其中的可能,也让这个议题可以暂时被搁下,增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信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