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海上丝绸之路需消除东盟安全疑虑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00:14:29  


图1:中国-东盟安全关系:1970年代至今
   
  “权宜盟友”: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国-东盟安全关系

  东盟成立于1967年,由当时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组成。成立之初起宗旨为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发展,以及调节东南亚国家内部的一些争执,同时亦有一致对外的意义,特别是针对当时在东南亚大陆地区(特别是北越)蓬勃发展的共产主义和中国。成立之初,很难说这个组织会有太长的寿命,毕竟之前的一些区域组织(比如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States [ASA])成立不久后就不了了之,失败告终。而东盟走过了超过40年,并成为区域内的主导力量,缘由于1970年代地缘政治局势大变化。此前东南亚国家不少都认为西方大国势力仍会扮演“保护罩”的角色,但在1969年,英国宣布其军事力量将会1971年以后在苏伊士运河以东退出,同年美国也在关岛发布“关岛宣言”(美国即将在东南亚采取军事收缩的政策),从而引起了东南亚国家担心区域权力“真空化”的现象,因而采取更紧密的合作态势。这种自救意识大大增强了东盟的生命力。

  同时,英美强权的退缩,也带出了一个各个东南亚小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英美强权势力收缩的情况之下,如何面对中国?务实的各国领导人也在这个背景之下采取了和中国接触的政策(马、泰、菲分别都在1970年代中期和中国建交)。同时,越南统一和出兵柬埔寨、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强化和有关“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主张等等,无不加剧了东南亚国家的不安。①中国当时虽然也是共产大国,对东南亚各国内的共产党还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地缘政治上,中国和两个社会主义“兄弟国”(苏联和越南)闹翻,形成了被苏联、越南、印度包围起来的不利形势,所以它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和美国合作,另一方面也和畏惧越南的东南亚国家建立紧密的双边安全关系,特别是受越南威胁最深的泰国。某种程度上,中国成为了替代美国的“安全保障者”。同时,改革开放大业刚开始的中国,急于和东南亚国家保持和提升商贸上的来往,调整了其对待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的政策。最后,东盟本身也是得到美国、日本、澳洲等区域大国支持的组织,中国对它挑战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而和它合作则有助于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政策。②

  (图1:中国-东盟安全关系:1970年代至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