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月刊:大国博弈与“半球化”时代的到来

http://www.CRNTT.com   2024-02-05 00:03:44  


 
  在上述背景下,延宕两年且大概率仍将持续的俄乌危机,已推动欧洲全面倒向美国。它不仅使西方七国集团中的英、法、德、意欧洲四强更加坚定地与美协调立场,而且曾被马克龙斥为“脑死亡”的北约居然也“垂死病中惊坐起”,在渴饮两个东斯拉夫民族的鲜血后,瞬间容光焕发、重获青春:冲突爆发三个月后,芬兰、瑞典双双申请加入北约。2023年4月4日,芬兰正式入约,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国。瑞典尽管由于土耳其、匈牙利的阻挠而尚未正式入盟,但已提前将明年的国防预算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满足北约对成员国军费开支设置的标准。〔7〕

  显然,北约第六轮“东扩”的步伐决不会止于欧陆。它更将借助“印太化”而延伸至远东乃至全球。〔8〕早在2021年初北约所酝酿的2030改革方案中,就已明确了北约未来在亚太/印太地区的布局,或将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伙伴国家(partners)为重点。〔9〕北约将定期与四国伙伴领导人举行会晤,讨论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全球安全话题,从而将影响力从太平洋、欧洲拓展至亚洲、亚太/印太地区乃至全球。〔10〕

  在上述战略的指导下,日、韩分别于2022年5月和11月正式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NATO Cooperative Cyber Defence Centre of Excellence, CCDCOE)。藉此,日、韩军队将接受北约培训,参与联合研发和演习,强化它们与北约及各成员国、伙伴国在网络防御领域的能力、合作和情报共享。〔11〕 

  2022年6月29日,北约马德里峰会首次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伙伴国参加,还安排了美日韩、日韩澳新两场小范围峰会。〔12〕在此次峰会上,北约明确表示将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因为“亚太地区伙伴以及其他伙伴的参与,显示了我们在应对共同安全挑战方面的合作价值”。〔13〕与此同时,北约还强化了与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等美国在印太地区打造的安全架构之间的战略对接,并顺势将触手伸进台海。

  2023年7月11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北约峰会上,所谓“中国威胁”再次被强化渲染,以贩卖安全焦虑。峰会公报开篇即指出:“北约当前正面临冷战以来最危险、最不可预测(the most dangerous and unpredictable)的安全环境。”〔14〕报告中16次提到“中国”(China或PRC),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野心和强制性政策挑战了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中国使用广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工具来增加其全球足迹和投射力量,同时对其战略、意图和军事建设保持不透明。……中俄之间不断深化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它们相互加强削弱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企图,与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中国正在迅速扩大和多样化其核武库,拥有更多的弹头和更多的复杂运载系统,以建立核三位一体,同时未能参与有意义的透明度或善意的努力,以实现核军备控制或降低风险”,因此“我们还将继续应对中国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的系统性挑战”。〔15〕值得一提的是,维尔纽斯峰会公报首次提供了官方翻译的中文、阿拉伯文版文件。这或许是一个微妙但耐人寻味的政治暗号。〔16〕纵观近五百年来海权史,以攻为守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陆权国家)“系统性挑战”(systemic challenge)时的常规自救反应。〔17〕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