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空牛奶盒空笔芯热卖 警惕教育形式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24-08-14 16:17:45


  中评社北京8月14日电/网评:空牛奶盒空笔芯热卖 警惕教育形式主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日前,据《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报导,最近一段时间,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一门“奇怪”的二手生意。有人把喝空的牛奶盒剪开洗净、打包成50个或100个一捆进行出售,也有人把空笔芯收集在一起,专门批量售卖。对于这些本该被丢进垃圾回收箱的“商品”用途,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卖家却一点也不为销路发愁,甚至敢于标出相当可观的价格。究其原因,便在于这些“商品”是卖给学生家长、用来帮他们完成学校任务的。

  中小学校为何要向学生收集空牛奶盒、空笔芯?据报导,在上海、杭州等地,多家小学是把收集空牛奶盒当成“环保作业”布置给学生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低碳”理念、养成节约习惯。相比之下,收集空笔芯的需求则多发生在初中或高中,为的是督促中学生课上课下勤于动笔、多多做题。

  就初衷而言,不论是“从娃娃抓起”培养环保意识,还是引导鼓励学生勤学上进,看起来似乎都是无可指摘的好事。然而,当这些任务变成学生家庭的沉重负担,以至于家长群体不得不求助于二手网购平台时,再好的初衷也遮挡不住形式主义的荒谬之处。

  对学生而言,回收空牛奶盒也好,收集空笔芯也罢,原本都不是什么坏事。小学生在家喝完牛奶,试着将空牛奶盒剪开洗净、整理成适合回收的形态,确实算得上是一堂生动的“环保课”;中学生把用完的笔芯收集在一起,直观展现自己的努力程度,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与激励。但是,要让这些活动发挥积极作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遵循自愿原则,而不能滥加强制,甚至要订立脱离实际的“数据指标”。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喝那么多牛奶,即便喝牛奶也未必是盒装;中学生努力学习的程度,也不能仅用耗空笔芯的速度这一个指标来衡量。这些活动一旦产生强制色彩,便容易变味,使其脱离原本的初衷。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