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市场信心脆弱。美国衡量社会态度的无党派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NOR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硅谷银行倒闭和随后的金融业动荡后,美国居民普遍存在经济悲观情绪。一方面,依然饱受通货膨胀高企的困扰。大约十分之四的人将医疗保健和住房成本列为最大的担忧,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通货膨胀是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对经济前景不看好。五分之四的受访者表示经济状况不太好或很差,近一半表示预计明年会变得更糟。44%的多名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财务状况比他们人生现阶段的预期要差,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一点也不满意。只有不到十分之三的人认为会有很大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1月份,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2023年经济衰退已经开始。在硅谷倒闭引发银行业动荡后, 高盛将其对经济衰退可能性的估计从25%上调至35%。这凸显了许多投资者的不安情绪。经济悲观预期或导致自我实现。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更趋悲观,悲观预期可能会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进而导致支出减少,让美国经济实现衰退的自我预言。因此,市场信心能否得到重振是美国经济走向的关键。
其二,美联储能否成功抗击通胀并救助银行?
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加息九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4.75%-5%之间。原本为遏制通胀,美联储已释放预期将加息更快、更高、更久,收紧流动性。但银行业动荡成为美联储抗击通胀道路上的绊脚石。为稳定银行系统,美联储为银行业提供贷款注入资金。仅硅谷银行倒闭一周内,美联储已通过“银行定期融资计划”贷出12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联储还与瑞士、加拿大、英国等六大央行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从3月20日起,将七天期操作频率从每周增加至每天,至少持续到4月底,向全球金融市场注入美元。实际上,美联储在一面收紧流动性,抬高消费者和企业贷款成本;一面又放松流动性,为银行业注入资金,在相互矛盾的政策间走钢丝。
美联储既要抑制通胀,又要稳定银行业面临诸多困难。第一,这种情况下加息不能有效抑制通胀。2月美国通货膨胀率虽然从6.4%放缓至6%,但剔出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上升0.5%,幅度较大,而核心通胀是对未来通胀趋势更准确的预测。劳动力市场热度依然不减,1月劳动力市场新增50万个就业岗位,2月增加31.1万个,3月又新增23.6万个,且2月薪资同比增加4.65%,仍高于疫情前水平。第二,加息会继续对银行造成打击。美联储通过提高利率抑制增长和通胀,但同时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及其自身投资亏损,此前大幅快速加息导致部分银行资产崩溃,接近倒闭,引发恐慌情绪。继续加息会进一步收紧金融环境,不加息又会让市场怀疑实际问题比看到的更严重。第三,银行系统问题难以量化。美国银行业引发的恐慌情绪打乱了美联储加息计划,更大的困境在于该问题难以量化。传统金融压力衡量标准已不再适用于当前情况,美联储演绎估计对银行的救助措施对加息抵消作用有多大。高盛一项基于汇率、公司利差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等指标的衡量标准显示,3月美国金融状况实际比2月要更宽松。若美联储融资计划被大量使用,必然使其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