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互联网企业超级工具的大数据现在成为消费投诉的靶子。3月27日,北京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北京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过半被调查者遭遇到大数据“杀熟”,但是收集维权的证据却非常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杀熟”的说法从法律上来讲目前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在北京消协公布的相关案例中,部分企业表示这是企业的合理行为。律师认为,舆论对大数据“杀熟”的关心更深层次隐藏的是消费数据归属权、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这是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涉及到的地方。此外,大数据“杀熟”本质反映了部分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采集和随意使用。
过半被调查者遭遇过“杀熟”
北京消协委托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开展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显示,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一般或不普遍的被调查者仅占11.68%。此外,有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被调查者认为网购平台、在线旅游和网约车等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调查结果显示,44.14%的被调查者经历过购物类App或网站大数据“杀熟”,39.5%的被调查者经历过在线旅游类App或网站大数据“杀熟”,37.17%的被调查者经历过打车类App或网站大数据“杀熟”。
相比消费者遭遇“杀熟”的普遍性,事后维权的幷不多。调查结果显示,遭遇大数据“杀熟”后,26.72%的被调查者选择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25.56%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再去这个商家消费,17.43%的被调查者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11.71%的被调查者选择与商家理论,要求赔偿。这源于维权取证的难度系数比较高,经营者通常以商品型号或配置不同以及享受套餐优惠不同、时间点不同等理由进行自辩,同时又不对外公布具体算法、规则和数据,所以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后,维权举证往往非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