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
2005年7月号,总第91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两岸关系:机遇与挑战

  这里有两点。民进党在大选之后,应该乘那个势,应该再捞一点票;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仅仅多捞了一票,这里面很可能是选举策略有问题。另外会不会在选举过程里面,与台联有一些重迭,包括所讲的比较辛辣一点的,所以没办法拓展开来。另外也可以看出,泛蓝虽然两次大选都败落,但是其基本盘还是蛮稳的,抗跌性很强。

  所以从这个地方看,我们可以说,其实泛绿并没有输,祇是并没有赢,仅仅增加了一席。基本格局还是这样。

  可是你可以看到,整个民进党在看这个问题,高层看这个问题,都是挫败。那就是说,每个人设定的目标不一样。但是如果祇是纯从两个选举看,民进党应该说没有输。

  泛蓝玩中国牌让泛绿心头不是滋味

  现在泛蓝在玩中国牌,我想这对泛绿来讲,问题在于他们心头不是滋味。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三角关系,因为本来民进党与共产党就没有互信基础,你现在手伸进来,而且拉我的人到那边去谈,我觉得那一种影响,不是我们在这里,理智范围能讨论出来的。不管你在里头讲了哪些话,至少我觉得你出这一招,后面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理性地去谈。

  其实你可以倒过来看,当时国民党执政的时候,如果对方找民进党或者台独基本教义派去谈,那国民党也会觉得受不了。像我当兵的时候,台独和共产党都是敌人嘛。为什么这样?因为对政权来讲,他是这样子去解读的。

  所以就这一点来讲,会让很多情感问题更恶化。虽然表面上提出许多共议统一的话题,但是他也知道,那个东西不大可靠。并不是说“共议统一”这四个字是讲假话,而是说你没有基础,而且你做的手法还是这个样子,他怎么能够相信你?

  大陆缺乏与民进党沟通的渠道

  没有基础,就是平常没有政府交流嘛。像苏贞昌或其他人想要到大陆去访问,大陆说,除非把那个台独条款拿掉,否则我就不让你去。那样,根本连沟通的渠道都没有,没有不就是要退回来吗?

  因为,很多问题一定是要一种渠道沟通的,没办法通过空中放话互相暸解。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沟通,像我们跟辉哥这样的沟通,再过十年、二十年,如果我们还有幸在这个领域,我想我们的情况会比上一代好一点。为什么?因为平常有这样的沟通嘛。有些话,你没有当面沟通,是很难去掌握的,而且没有“情”的因素在里面。

  我觉得,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两岸的人来讲,这个因素是很重要的。我是说,北京在搞市场方面很灵活,是什么制都可以纳进来,祇要对改革开放有利益。可是在处理政治方面,它却有一些框框,受很多限制。他说,你要先拿掉台独条款,我才跟你谈。问题是还没有谈,怎么让他把台独条款拿掉?这又是一个循环嘛。

  所以你会发现,因为北京设了很多限制,使很多东西恶性循环,就是大陆常讲的“怪圈”,就在这里绕不出来,而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其他东西怎么去建构?尤其是,这种沟通还必须是上层的。

  比如说我们这一层的谈一谈,我们再与上面沟通。是我们与上面沟通,而不是对岸的与这边的上层沟通。中间经过了几层转化之后,很多的话都失真了,甚至还有更多的误解。

  所以,我是觉得北京这一层没有打开的话,我觉得不用说现在,就是再过个二十年,我们大概谈的都是这些东西。因为,真正掌握权力的,没有面对、没有互动嘛。你说赖斯、布希与胡锦涛见面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了。因为很多事情经过沟通以后,效果会出来。而现在独独是两岸的领导人,没办法谈。

  选举需要稳定
  零八年悲观中有乐观

  现在又出现一个状况,你祇跟那个人谈,不跟这个人谈,那这样的话,我们认为祇会让台湾内部距离拉大。距离拉大绝对不是北京获益,祇能让事情更复杂。因为你的手是想伸进来,但是并不一定能完全伸进来,还有一个海峡。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日本因素你怎么看?今天的事,绝对不是祇有两岸的事,而是整套。你用切割的方法处理,切了以后你要怎么处理?美国、日本因素你们怎么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