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郭伟峰:中评社如何应对“后真相”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2:42  


中评智库基金会与两岸港澳及国际的近300家智库合作,用智者的真知灼见去迎战“后真相”时代。
  中评社香港5月12日电/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5月号发表专文《中评社的“后真相”时代应对策略》,作者认为:“后真相”为害甚烈,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加害两岸关系、助推了香港政治动乱、刺激了内地极端民意。中评社数年来一直在警惕“后真相”、研究“后真相”,有关新闻传播工作与“后真相”保持距离,中评社没有被“后真相”迷惑。今后,中评社需要在增强化解“后真相”时代的舆论能力方面,发挥更加重要、更加有效的作用。全文如下:

  2016年11月22日,牛津字典宣布,“后真相”(post-truth)是其年度词,用来描画“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形。我们当时不知道的是,“后真相”时代的突然降临,不仅给中美关系,也给两岸关系和香港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今后如何应对“后真相”时代带来的麻烦?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也是摆在中国评论通讯社面前的难题。

  一、什么是“后真相”?

  1.关于“后真相”,国际学界研究已久,中国学界也有跟进。有专家介绍说:我们是否进入了“后真相”时代?早在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湾战争的文章《后真相及其后果》(Post-truth and Its Consequences),首次使用了“后真相”一词,并赋予其“情绪的影响力超越事实”的含义,但该词在当时并未引起注意。此后,“后真相”一词虽然屡被提及,也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反响。2004年,美国传播学者拉尔夫·凯伊斯(Ralph Keyes)阐释了“后真相”的哲学内涵,认为后真相时代是“模糊的陈述,模棱两可将成为未来一种新的真实观”。(Keyes,2004)2012年,英德拉吉·帕玛尔(Indejeet Parmar)提出了“后真相政治”的概念,揭示了总统竞选中的谎言、公共舆论与政策讨论相背离的事实(Parmar,201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