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有没有猛药保证教育公平?

http://www.CRNTT.com   2015-04-21 12:51:26  


 
如今的教育公平吗?

  面对学区房暗地里的明码标价,学者易中天的态度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多样化办学校来减压学区房。

  “减弱教育不公平的办法是承认差距!”易中天认为如今的教育幷不公平,而绝对的公平,所谓“有教无类”是不存在的。已从厦门大学退休的易中天,亮相华东师范大学,再次语惊四座。“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教育公平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联合主办。易中天作为嘉宾,发言引起会场上几番波澜。

  对于好老师、好学校供不应求的局面,有人提出可以使用“慕课”等新办法解决,而易中天给出的答案是:“绝对的公平是做不到的。”在易中天眼里,现在最纠结的、感觉入学难问题最大的,恰恰是城市白领阶层。“他们不会像有钱人可以任性,可以挑最好的最贵的学校,再不行出国念书。对于都市白领来说,他们工作最累,纳税最多,好学校,又是自家可能负担的,就那么几家,孩子上不到这样的学校,怎么办?打破头吗?”易中天给出的答案是——多元化、多样化办学。比如最顶尖、最贵的学校,留给富豪和精英子弟,他们交纳昂贵的学费后,这部分学费就像税收调节一样,可以去扶贫,可以去改变老少边穷地区学校的硬件、软件。比起那些最贵的学校,城市白领也该有他们可以花钱能够企及的教育。

  作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也持有类似观点。在他《重启教育改革》一文中,如此写道:“精英人士的子女如果接受特殊教育,可以到高收费的民办学校去,贫困学生也可以通过学费减免等方式进入这些学校。”朱永新认为,推进教育公平,就要让公办教育资源均衡化,这意味着那些名校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获得更多资源。而且与“差校”相比,可能得到的资源更少。换言之,公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将更平均,由此产生的“学区房”概念甚至能一定程度弱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