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国教育史影响最深的变革——壬戌学制

http://www.CRNTT.com   2009-01-24 09:06:09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深受1922年壬戌新学制的影响。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讯/此间《中国青年报》1月21日刊载文章“温故壬戌学制”,文章说,1922年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不仅提出了“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的弹性教育理念,而且自下而上的改革,民间知识分子教育群体扮演了主角,中国出现了一个全世界知识分子纷至沓来的时代,也造就出杨振宁、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全文如下: 

  时下,在教育界,一个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即教育部正在紧锣密鼓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将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据悉,教育部确定对10个重大专题、36个子课题进行深入调研,预计投入调研经费2300万元,目前已组织全国500多位专家分头开始调研工作。在温家宝总理的指示下,《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于今年1月7日向社会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笔者一直关注基础教育改革,闻听此讯自然为之振奋,及至看了这10个重大专题和36个子课题之后,又不免心生杞人之忧。笔者以为,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教育传统的国家,如何在面向未来的变革中不丢失自己的传统,是今天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由此,当下很有必要回望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1922年壬戌学制诞生的过程。 

  “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 

  在壬戌学制之前,中国已颁布过臆次壬戌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1912年壬子学制、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由于此学制系统由清末递嬗而来,而清末学制几乎完全抄自日本,当时已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1915年以来新文化运动开创的生机勃勃的局面。故1922年的壬戌学制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