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改革在转型中孕育历史性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4-03-05 08:09:02  


如果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了今后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方向,那么本次“两会”则将敲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的具体航程、时速以及装备的更新。
  中评社北京3月5日讯/进入2014年的全国“两会”时间了。面对市场上有关国家经济政策会不会调整、具体将会在哪些层面调整、由此产生的风险和机遇如何识别等困扰投资人的问题,政协1号提案――让市场配置科技资源,揭示了一个有价值的方向,而眼下也确实能预见到一些变化的轨迹。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温建宁文章表示,如果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了今后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方向,那么这次全国“两会”,则将敲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的具体航程、时速,当然还有装备的更新。

  由政协1号提案揭示的方向,或许还蕴含着一个信号:如果能毅然决然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有效约束政府的有形之手,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全新定位,从只发挥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完成转型,那将是中国经济改革在新形势下的历史性突破。

  文章分析,实现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是资本市场布局的亮点之一,其对资本市场意义尤其重大。

  首先,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基点,体现了政策层面的继承和出新。无论是1978年的初期分权让利的改革,还是1992年走向市场化的改革,以及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对改革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直到现在升级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上,这是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进步。

  发展是中国经济的第一要务,而改革是为了能更好发展的制度变革。由此说,改革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任何改革都是扬弃,是旧事物死亡,是新事物诞生。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更好地调动社会生产力,简政放权就自然而然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市场就有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空间和土壤。

  其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考察经济运行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在某些领域低效甚至无效的国有经济成分,过多地占有了各种社会资源,不但包括原料禀赋的自然资源,而且也包括资本禀赋的资金资源,资源长期错配导致了产能过剩,资源获取的低成本也导致严重浪费,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多强调政府调控市场的时候,往往是政府的控制力凌驾市场之上,对经济活动中配置资源施予了太多干预,致使市场的作用有时候被边缘化了。甚至为了保增长的需要,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不计产出投入各种生产要素,而国有企业由于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占据了获取自然资源的主要渠道,占据了取得货币信贷资金的主要额度,但基于国企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其资产回报率仅6%,远低于民企12.4%的投入产出效率。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