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经济:用什么思路应对经济减速换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09:12:5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换挡期,经济增速放缓、潜在产出下降、动力机制切换、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必须尽快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中评社北京2月28日讯/今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1%,创去年8月以来新低。实际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实际增长率就大幅下滑,尽管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暂时提振了经济,但自2012年一季度以来,刺激效应逐渐降低。今年2月以来一系列实体经济指标纷纷走弱,当前经济增长正面临继续放缓的压力。

  上海证券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刘鹏文章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换挡期,经济增速放缓、潜在产出下降、动力机制切换、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必须尽快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只有从结构改革入手,着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才能给经济换挡期的中国经济打开一条新路。

  如何界定中国经济换挡期

  文章认为,1、经济换挡是经济增速的调整和动力机制的切换

  经济换挡,从表征来看最直观的体现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就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文献对这一词的应用而言,主要指经济速度的下滑。中国经济从危机前2位数左右的高增长下滑至危机后的7%-8%。这种速度的“档位”变换实际上反映了潜在产出水平的下降。

  速度“换挡”的深层次原因是动力机制的“换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此前推动经济增长那些动力引擎如今已逐渐呈现出疲态,政策红利也在逐渐消失。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经济迈过了重工业的野蛮生长阶段,投资和出口的需求弹性也在不断下降。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潜在产出的下降,想要继续保持较高的产出水平,就必须培育新的动力机制或对现有的动力引擎进行升级改造。

  经济换挡还包含了两层含义:客观换挡和主动换挡。客观换挡即客观经济条件、要素禀赋、经济制度、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约束导致了潜在产出的下降。主动换挡是指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转换动力机制,使实际增长率不要长期背离潜在增长水平,让产出缺口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达到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目标。主动换挡往往是对客观经济规律的顺应,而违背规律的政策则会给经济成果带来巨大的反噬。

  研究经济换挡,不仅强调对当前潜在增长水平的判断,更强调对经济动力机制的切换思考。不仅强调客观的增速趋缓,更强调正确的认识、对应的政策和未来的战略选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