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美日同盟之“中国因素” 有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1-22 10:30:37  


中国综合实力大增,对美日关系产生影响。
  中评社台北1月22日讯/“美、日、中三方将在‘求同存异’的磨合下,构筑信赖关系,而‘霸权安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已无法成为有效规制东亚秩序的理论基础。‘朝核危机’中所建构的‘五国架构’与‘东协加三’(ASEAN plus 3)、东亚高峰会(East Asia Summit, EAS) 等东亚国家整合机制如何有机地接轨,并同时纳入东亚双雄—中共与日本,将左右本世纪初期亚洲与西方间的关系走向,但‘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显然只是美国一厢情愿的想法。”《中央网路报》今天登出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情势双周报1568期的文章“美日同盟的‘中国因素出现变化”,就此议题进行分析。
    
    (一)前言 

  日本民主党主政下,“亚洲派”在外交决策中的重要性将大为提升,其间“美日同盟”在日本外交中的地位将是观察指标,目前民主党中持“重美论”者仅前原诚司、长岛昭久等少数,多数民主党人认为重返亚洲为今后日本外交的重点,惟其中,“重亚论”与“有侧重的平衡论”仍有差异,前者强调日本今后应调整美、日基轴,重新回归亚洲,认为可经由重视中共提高自身外交的自主性,并以日中关系做为对美关系的“王牌”,日本强化与中共的关系,可淡化外界对其“追随美国”的刻板化印象,提高其做为一个大国的地位;后者则认为日本应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美国与亚洲并重,以图在美国与亚洲之间,其中特别是在美中关系上,扮演仲介与协调者的角色,发挥亚太中心的作用。目前,日本民主党的外交政策应较倾向于“有侧重的平衡论”,但对如何在美、中间保持平衡,仍未见民主党的具体政策。 

    (二)日本民主党的“倾中”动向 

  日本拓殖大学校长渡边利夫指出,造成此改变趋势的原因乃美国霸权主义的失败,立场偏右的渡边校长虽对此失望,但却务实地认为势所难免,美国对亚洲的控制将弱化。重视亚洲的日本民主党政权亦博得东亚邻国好感,相较于自民党以保守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民主党中间偏左的色彩更令中共欣赏。在确认民主党胜选后,大陆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相继访问日本,与民主党高层进行接触。中共欢迎日本民主党的“脱美入亚”外交战略,此有助于日、中进一步接近。 

  此外,鸠山内阁中的重臣菅直人与冈田克也与中共党、政高层亦私交甚笃,此更有助于未来日、中两国的高层互动。麻生首相任内日、中两国首脑会谈虽多达六次,但因自民党政权前途未卜,日中关系的进展不若美日关系顺利。在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上台后,美、中已在2009年7月底实现外交与经济部门阁员联席之“战略与经济对话”,日、中期望民主党上台后,亦能进行此种形式的战略对话,弥平两国在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等经贸与外交问题上的歧见,深化两国的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