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对日策略 以退为进

http://www.CRNTT.com   2010-01-20 11:30:54  


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美国对日态度比较“温柔”。
  中评社香港1月20日讯/“美国转换了以往对日本的全面支持策略,改为以退为进策略,冀望以软着陆手法迫日本就范。”《大公报》今天登出欧阳观的文章“美对日策略以退为进”,对美日互动作出分析。文章内容如下: 
 
  鸠山由纪夫领导的民主党上台之后,日美同盟关系开始出现一系列微妙变化。鸠山的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平等的日美同盟”和“重视亚洲”两方面,有评论将之称为日本未来将走“脱美入亚”的道路。鸠山显然采取了疏美政策,尤其在美国驻军问题上一直表现得与美国不咬弦,令美国对这个既恨又爱的亚洲伙伴束手无策,采取强硬手段不行,不采取强硬手段也不行。事关美国的亚洲利益,必须以笼络日本作为筹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转换了以往对日本的全面支持策略,改为以退为进策略,冀望以软着陆手法迫日本就范。

        地理宗教因素是关键 

  新年刚开始,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便公开在华盛顿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就美日关系向日本提出了要求,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清楚表明是否继续重视“美日安全同盟”关系,是否继续就安全问题同美国密切合作。若在以前,库尔特?坎贝尔不会如此委婉地表述,而会采取强硬的态度直宣,但这一次以商量的口吻要求日本政府作出“清晰表态”,“说明其继续与我们密切合作的意愿”,让外界对美国的态度有了新的评估,其中一个要点是显示鸠山的“亲中疏美”政策起作用。虽然最近有一条已经受到了中日双方共同否定的鸠山访问南京的消息,但不论怎样传出这条消息,他都不可能在上台仅仅数月便打出如此高调的日中友好牌。他首先必须评估如果真的有南京之行,对日本政府造成的压力有多大。新的日本首相上台都有极高支持度,但未及数月便出现大幅下滑的“惯性”。鸠山目前也处于同样的情况,因而绝对不会贸贸然作出访问南京的决定。 

  这条消息对于美国的刺激,从库尔特?坎贝尔转换强硬手法向日本提山“清晰表态”的要求,可以看到。美国时时咬住日本不放的心态十分强烈,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缚住日本这个在亚洲还必须依靠的伙伴。这已成为美国无可选择的唯一途径。然而,鸠山也极有可能藉打“亲中疏美”牌而获得更大好处,至少令美国不能再以对待奴才的眼光看待日本,为日本争回一口气。美国在评估亚洲利益上,抑制中国始终是一个长期焦点,虽然美国可以利用菲律宾或印尼作为主要依靠伙伴,但是有两方面重要因素令美国宁可继续与日本为“友”而不愿亲近菲律宾和印尼。其一是地理位置。日本与中国最接近,令美国对任何异动可以作出瞬时反应,如果不是日本与韩国存在不少美国无法调停的矛盾,美国更希望日韩联合。反观菲律宾或印尼,对于美国的瞬时反应明显较日本起码慢三拍。其二是菲律宾和印尼两国的宗教势力越来越坐大。美国已领教了在中东遭遇到的宗教阻力,知道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在菲律宾或印尼上演,戒心严重之下,弃舍依靠这两个国家的意图已越来越明显。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