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两岸民间对话应强化制度性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0:04:32  


两岸民间对话应携手推动社区交流,以社区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韬研究员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3月号发表专文《新形势下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制度性安排刍议》。作者认为,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官方层面的两岸政治对话机制基本停滞,以民间为主导的两岸对话交流却呈现内容丰富多彩、模式与路径多元、方式方法也多样的趋势,充分调动社会各层次活力,是今后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之一。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制度性安排,明确两岸民间交流对话的特点及基本要求,从政治、经贸、文教、青年、社会等层面对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安排路径提出建议,从而实现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在深入建构民间对话机制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两岸民心回归,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内容如下: 

  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官方层面的两岸政治对话机制基本停滞。虽然当下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但以民间为主导的两岸对话交流却依旧活跃,并日益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模式路径多元、方式方法多样的趋势。后疫情时代,面对脆弱的两岸关系,该如何提质增效展开两岸对话,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如何巩固发展?这也是当前涉台领域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但无论如何,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台湾民心所向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台湾的民心所向,不仅关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更直接影响到台湾回归后与大陆全方位接轨和融合。两岸民心相通的前提,即做到民间对话和交流。

  目前,两岸对话大致分为官方性质的 “一轨”、半官方半民间性的 “一轨半”以及民间性的 “二轨”形式。立足于当下两岸关系现状,两岸各交流平台呈现“政冷经热”、“官冷民热”、“台冷陆热”发展态势。自民进党当局2016年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急冻,两岸官方对话即“一轨”的管道基本被堵死。但两岸民间依然热络,如“海峡论坛”、“中山论坛”、“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湖北台湾周”活动等,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金融商贸等各个领域,这些都为两岸民间对话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两岸民间对话交流虽然前景较好,但持续对话模式较少,加之错综情势与人文差异等问题,两岸民间对话内容的深度也有待提升。因此,加强两岸民间交流机制的制度化建设,对民间对话的具体形式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是今后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之一。唯有努力加强两岸民间对话机制建设,才能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为实现最终两岸统一做好积极准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