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两岸民间对话应强化制度性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0:04:32  


 
  一、两岸对话民间对话机制的现状与困境

  (一)国际形势恶化,岛内民粹泛滥

  近年来,台海局势发生重大且深刻的变化。民进党当局甘当棋子,积极配合美国对中国遏制发展的战略,在岛内加紧推动“渐进台独”、“去中国化”,加紧建构、灌输“台独”意识形态,讨好绿营选民,固化“倚美谋独”“谋独拒统”的政治立场,使得基于“九二共识”的两岸关系政治互信不足,台湾对“一个中国”的认识模糊。加之“九二共识”以及“一国两制”在岛内被“污名化”,部分台湾民众自身对民间对话还存在一定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国民党缺乏开启两岸政治协商谈判的动力与魄力,这些都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以及两岸民间对话造成了强烈冲击。

  (二)交流机制僵化,亟需释放活力

  目前两岸民间交流机制存在缺陷,两岸民间对话仍需更进一步拓展潜力空间。在经贸层面,由于台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既有的沟通渠道难以恢复。两岸商贸关系仍处于间接单向格局,两岸互补互利的优势潜力远未得以发挥。两岸投资贸易活动缺乏制度化的规范与保障,对两岸投资贸易的深化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在文教层面,由于台湾当局不断煽动“抗中仇中反中”情绪,洗脑岛内民众,对于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机制也造成了严重阻碍,亟需发挥民间对话的主导作用,营造知华友陆的交流氛围与文化活力。

  二、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制度性安排特点与要求

  当下建立两岸民间对话机制制度性安排有助于破解两岸共同面对的政治难题,为寻求双方可以持续性对话交流创造机遇与条件。同时加强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主体性建构,搭建两岸民间对话机制层次平台,发挥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激励导向功能,可以明确两岸在共同议题上累积共识,助推对话进入深层次互动阶段,为今后更高层级对话交流打下基础。

  (一)加强两岸民间对话机制主体性建构

  两岸民间对话机制应坚持以民间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多方协作为明确对话规则:以民间为主导,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层次活力;以大陆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台湾各阶层力量。在此基础上多方社会动员参加,使得两岸民间得以主次有序,多元共生展开交流与对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