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两岸民间对话应强化制度性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0:04:32  


 
  首先,坚持以民间为主导,应尽快修复和建立两岸互信体系以及交流机制,将目前由行政主导的民间对话行为逐渐过渡为民间主导对话机制发展,开辟多方沟通渠道。坚持民间主导、民间先行的基本思路,指重视发挥民间力量的驱动作用,包括经济、文化、青年及社会团体的民间性力量。以民间力量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聚焦5G应用、互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展一系列项目对接、经贸合作、文化传承、青年交流、基层互动、智库建设等活动,这是今后加强民间对话机制建构的重点。

  其次,坚持以大陆为主体,促进政府在财政资金、人员统筹、公共服务上提供保障,协助更多台胞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两岸在处理民间对话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倾向不同。大陆较多地考虑国家认同、民族感情及“大一统”观念,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台湾则强调台湾优先和主体性,强调民主价值,以“对等”为前提,把 “民主”、“民意”导向 “民粹”化等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本土意识形态化和泛政治化。面对这些难题与困境,两岸民间对话必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兼顾事实与情感,充分考虑和尊重对方的感受,平衡各方的权力、立场与利益,更需要建立起跨越两岸的议题联结。相互尊重、理念引领、综合处理,达成共识,这是今后加强民间对话机制建构的基础。

  再次,坚持多方广泛社会参与,发挥社群交流活力。大陆在社区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社群活动等方面都要大量借鉴台湾地区社区文化的成功经验。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夯实两岸群众基础。两岸民间对话应积极探索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两岸民间交流范本,营造有利于两岸交流融合氛围。要树牢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突出项目带动,加快补齐发展短板,营造有利于两岸交流环境氛围。要大力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举措,深化两岸产业交流合作,为两岸民间对话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营造有利于两岸交流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两岸关系的长期稳定与和平发展,这也是今后加强民间对话机制建构的关键。

  (二)搭建两岸民间对话机制层次平台

  两岸民间对话应积极为两岸同胞合作交流、融合发展提供更好的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通过创设打造各层次各类型的对话平台,合理划分对台民间交流机制层次,持续推进两岸区域、经贸、文教、青年、社群等各类交流活动的便利化。

  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相应分为高、中、低三层次。高层次机制为顶层设计及政策制定层次,如大陆制定对台优惠政策、台湾制定两岸政策,具有指导性作用。中层次机制为城市与城市或省份之间对接合作,侧重产业项目建设等。如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各省市台湾周交流活动,采取以投资兴业、产业对接、旅游文化、教育交流等合作项目为切入点展开,具有较强针对性作用。低层次机制为社区社群基层、学校企业、智库NGO等单位具体推动落实,侧重于点对点之间两岸民间深入交流,含有显着的操作性作用,但这也被证明是开启民间对话最方便简单和行之有效的方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