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两岸民间对话应强化制度性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0:04:32  


 
  (四)以人为本,促进青年交流发展机制

  两岸民间对话应进一步推动两岸青年彼此认知,增进两岸青年一代的情感交流,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学习、发展、就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引领两岸青年交流和沟通向纵深领域发展。加强教育层面交流,培育常态化交流项目,开展高质量的青少年交流活动,培养台湾爱国青年教师群体。加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领域交流合作,建立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为在陆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应建立健全陆台青少年交流统筹协调机制和常态化沟通机制,制定长期战略性合作方案和年度交流活动计划。以深化更广泛、多层次的陆台青少年交流,扩大在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双向交流合作。

  (五)深入基层,推动社区平台培育机制

  两岸民间对话应携手推动社区交流,以社区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由此培育孵化更多子社群平台,加强两岸社区合作交流,加大社会力量对各社群活动的支持。例如以陆台高校等教育机构为主体的子社区社会组织基于交流合作,应以教育为主、培训为辅,藉助开设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相关课程,传授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公益理念及志愿精神。此外各社区社会组织涉及安老扶弱、助残养孤、扶危济困、救助赈灾等不同方面内容,要积极鼓励两岸企业单位逐步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社区社会组织建设,通过公益创投、社会企业等形式的跨界合作可为社区平台培育机制注入新鲜的血液,多元完善搭建两岸社群社区、学校企业对话平台,从而达到增强彼此信任,扩大彼此共识,形成彼此合力目的。

  四、结论

  尽管当前两岸关系正面临一定动荡和曲折,但两岸交流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密切程度越来越深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两岸民间交流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因此,面对两岸关系新形势,在始终坚持半官方半民间性的 “一轨半”对话的前提下,要不断积极开拓民间性的 “二轨”对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大为增强,两岸实力对比愈发悬殊,大陆因素对台湾社会的全面性影响日益增强,台湾社会的“两岸化”趋势日益加深。不管台湾地区政治如何变迁,政党如何轮替,民意如何变化,两岸交流都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和平、要交流、要发展始终是台湾岛内多数人的想法与期待。

  我们要站在“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牢固树立两岸民众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的建构。通过双向加强大陆与台胞的国家认同,深化彼此的理解包容度,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全国政协汪洋主席在第12届海峡论坛大会视频致辞时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①,基于新形势下的两岸民间对话使得两岸民间交流能直接面向最广大的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也有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从总体上来看,两岸民间对话对两岸关系意义重大。两岸人民因为过去历史及政治等因素而造成的误解与偏见,将通过两岸民间对话机制的不断健全而逐渐化解,这也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铺平道路,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