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与美元的战争而是一场 “内战”

http://www.CRNTT.com   2014-10-29 09:11:52  


  中评社北京10月29日讯/中国的股票、债券、银行、货币等各类市场都需要加大改革步伐,才能适应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没有面对全球市场的决心和勇气,中国金融市场就会像现在这样,连开放这一步都磕磕绊绊、主动性欠佳,更不要说走出去了。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命运,吴晓灵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好,“人民币时代能否到来取决于国内的金融改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与美元的“战争”,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内战”。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消息,前三季度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已超过4.8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

  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已接近25%,货物贸易进出口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则超过15%。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达到174个。

  但相比跨境结算,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地位还非常靠后,仅处在跟纽西兰元差不多的位置(排名第七),远落后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及澳元。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吴晓灵曾说过,“人民币在外面能走多远,取决于人民币能以多大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回流到中国来”。

  纵观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其回流的方式相似,但回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则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各类进出口贸易,美元回流美国的最大支撑点是金融市场,包括债券、股市、风险投资、移民等等,这是其他几个国际货币并不完全具备的回流支点。

  总的来说,主权货币依靠的是国家信用,跟黄金等金属货币有根本性不同,不能依靠自然的交易竞争或淘汰模式来完成市场认可度。

  主权货币需要严格的供给管理和使用规则,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世界级财富和储藏手段。

  也就是说,仅仅依靠经济方面的一时强大,很难保证主权货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一流的国际货币(储备货币)。

  如果没有很好的内部市场作为依托,人民币国际化本身就没有一个可靠的载体。

  在创建和提升人民币回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方面,中国还需要做以下多方面的工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