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本币互换: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步点

http://www.CRNTT.com   2014-07-25 09:12:22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讯/中国央行证实,7月21日央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同日,阿根廷与中国两国央行签署了人民币7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至此,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达到了25个,中国本币互换战略的实施步伐呈渐趋加快之势。

  京华时报发表特约评论员徐立凡文章称,本币互换,说到底就是一定期限内的货币交易。这种交易因为汇率稳定所以具有收益保证。当然,只有在贸易关系稳定、双边贸易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之间实施才能发挥效应。就此而言,中国央行在同一天内与瑞士、阿根廷央行签署相关协议,折射的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关系的高度。此前不久,中国与瑞士刚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全球经济实力20位以内的发达国家签订的首个FTA。而中阿关系,正因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而呈现出新的前景。

  文章分析,本币互换不仅仅是双边关系的标尺。很大程度上,本币互换战略还反映着中国等国对未来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准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次序与节奏。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元在不远的未来因加息而走强已是可以看得见的前景,这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显着的变化。去年,仅仅因为美元走强的预期,就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市场剧烈震荡,甚至演化出了发生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双I危机”。如果美国政策从目前的零利率向正利率逆转,那么市场动荡可能更剧烈。

  面对这种情况,不同国家间实施本币互换,可以起到避免因美元流失导致的流动性紧张以及美元变动导致的汇率风险,这将让双边贸易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随着美元加息日期的临近,可以预期,包括中国在内,将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选择本币互换作为规避风险的防火墙。局部“去美元化”,是隔离汇率风险的有效方式。

  对中国来说,推行本币互换还可以起到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安全降落伞的作用。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是防止美元浮动带来的汇率风险的最彻底方式,对中国企业的保护也最强,但由于资本项目长期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过快将带来极大的监管风险,而且这一风险目前尚不好评估。而本币互换作为一种过渡性安排,可以避免货币过快国际化的风险,并积累相关评估经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