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 
中评智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http://www.CRNTT.com   2020-11-01 00:02:04  


 

 
  按香港文汇报透露“1984年,中央决定各级党委对干部的管理由原来的‘下管两级’调整为‘下管一级’。中组部就祇管省部级干部了。”随着这次调整,中组部负责管理的“中管干部”人数由1万3,000多,缩减到4,200多,担子一下轻了很多。到了中共组织部1990年所发“关于修订《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通知”中提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正副部长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干部、人事司(局)正副司(局)长的任免,仍按中发[1986]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事先要征得中央组织部的同意”之外,又增加渖阳等14个副省级的市委书记、市长以及1988年9月移交国务院管理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54个企、事业单位党委书记的任免,都要事先征得中央组织部的同意,足见人数是有所增加的,对中共官员而言,进入“中管干部”行列后,不光是级别上的上升,仕途空间也得以扩大,可以“跨地区、跨类型”地任职,从而干部得到实战型的、丰富的、复合的行政历练,所以列入“中管干部”才有机会,依当前来看,中国大陆现行的这一套接班人制度,被在大陆山东大学任教的外藉教授贝淡宁称之为“垂直民主尚贤制”,⑨其实这也与中国传统帝王对皇子培养,最后从中选贤继位的方式类似,而中国共产党增加更复杂选拔指标,一级一级考验和最后法定选举程式,才能接班领导。所以中国共产党接班人必须忠诚、品德、素质、专业、学养、年龄及综合能力,经过多重、多次、多项指标考验之后,再经过选举(不是西方的竞选)法定程序才有可能晋升成为领导阶层,之后在领导圈中锻炼数年才正式接班,这是精英选拔加上人民间接认可的制度设计,其领导权转移,不论在权力交接、治理经验、方向把握、政策延续,因应变局等方面均有巨大优势,同时长时期综览全局的行政经验,也使得领导人在应变决断、指挥行政,团结民心等方面都可以相对从容,这样的接班人自然是政治稳定、利国利民的最大保证,故而中共在改革开放后,每一任领导人都能目标明确,各依新局,接力奋斗。这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重大的优势,也是中国崛起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政权稳定”方面,若要治理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祇有领导者一个人所能胜任,所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必须有千百万的各级干部负责执行国家政策,而且干部作为与表现更直接地、全面影响政权的稳定,特别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共干部培训工作,逐步公开化、制度化,此一制度结合中国传统考试选拔、管理外,又加上各级干部培训制度,干部培训内容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等政治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等专业性培训。培训方式则有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干部专修班等多种管道。除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之后,辅以挂职锻炼、境外培训,最后干部升迁仍须经过“公示过关”才能真正上岗,毫无疑问制度再好、再周延也不能没有缺点,例如有文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却更偏‘才’,在‘德’上出现思想意识较弱、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负面问题”。⑩因此,习近平在第一任大力反贪腐的基础上,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以便加强对干部监察力度。干部能干而不贪,政权自然稳定,江山才能长保,这是互利之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