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正视经济周期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1-11-29 08:24:20  


中国经济处在一个长期增长放缓和短周期下行的交织阶段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讯/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市场关心的关键问题是其深度和持续时间;它是一个短周期的现象,还是增长长期趋势下降的开始?《财经》发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文章表示,我们考虑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波动两个方面:短期内,经济的供给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增长的波动主要反映总需求的变动和以总需求管理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长期来讲,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的供给能力,更多地和结构性因素以及相关的政策相联系。

  改革驱动中国经济长周期

  文章称,经济的供给能力取决于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及其使用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总体可以用所谓“潜在增长率”来衡量。我们的分析显示过去30多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有三个快速上升期,都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相吻合,体现的主要是体制改革的红利: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市场经济带来效率的大幅提高;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中国全面加入全球经济的竞争。

  具体来讲,加入WTO从两方面推动了生产效率提高。第一,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度(外贸总额占GDP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不到40%攀升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60%。开放度的提高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技术进步机会,并促使经济活动更为透明,减少寻租活动。最大的效应是使得中国相当一部分经济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提高了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率,从而促进了宏观TFP的增长。

  第二,参加WTO后的贸易顺差的大幅扩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口红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渠道。贸易顺差从2000年相当于GDP的2%上升到2007年的7.6%,出口的扩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人口中处于生产年龄阶段的人数逐渐超过净消费人口,年龄在25岁-64岁之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50.5%上升到2009年58.7%,而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也随之大幅扩大,经济面临内部需求相对于潜在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和大量人口失业的双重挑战,加入WTO 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为中国经济供给潜能的释放提供了机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