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学破产 并非完全是坏事

http://www.CRNTT.com   2010-03-29 11:07:52  


图为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讯/媒体报导,身兼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顾海良表示“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十八岁到二十二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大学,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光明网《光明观察》今日刊发熊传东的评论文章“大学破产是好事”,作者表示,“…破产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义务。目前最重要的是,国家要尽快拿出一套相关的‘大学破产制度’。只有该破产的大学破产了,其他好的大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大学破产并不是坏事,大学破产是为了中国教育更好的发展。”文章内容如下:

  公司企业可以破产,私企可以破产,国企可以破产,央企也可以破产;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可以下岗,还有不少人找不到岗,大学毕业生首先就要两手准备,双向选择。市场经济下什么事情都可能也允许发生。怎么啦,现在轮到大学破产,大家就不能接受还是不敢相信,这有什么奇怪的。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都问世150多年了,难道我们都还没有适应其“物竞天择”之内涵?个人之愚见,大学破产不仅正常,更是一件好事;大学破产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义务。

  大学从国家计划统招统分到统招不分,从背着增招到单位委培,从特招到特价,从大扩招到大办学,从大联合到大学城建设热。一时间,大学一路风光一路精彩,可谓“盆满钵满”。如今个别大学面临破产危机,反而引得全国上下一片惊讶和担忧,大可不必!不要担心学生没有大学上,更不要担忧学生没有好大学上。

  大学作为特殊的利益集团,不仅吃银行、吃财政,还吃学生,被称谓“通吃”。说到底,大学破产矛头不仅仅只是“大学负债累累”所致,更不是因为出生人口基数下降后生源缺少所致,真正的因子是“无能办学”、“无条件办学”、“无法办学”、“乱办学”、“向钱办学”、“违规办学”等。这才是个别大学破产的真正原因所在。大学发展的盲目产业化和规模化,在鱼龙混杂的无序局面下,大学教育、质量和声誉已经出现严重“透支”,从而加剧了大学泡沫化的程度。直接造成了专业危机和生源危机,最终导致大学破产危机。其实,很多大学的经济结构早已破产,仅剩下表面的一层华丽的外衣。

  现在有些大学,特别是省部级,甚至国家或国际名牌大学,早就失去了其“名牌效应”和“名牌价值”。敢问,现在有那所名牌大学培养出了多少“大师级”、“大家级”等“大字号”的人才?试问,每年高考的“文理科状元”们都被“大学”炼成了钢或是炼成了铁或是炼成了木?不得而知!难道皆是“范进中举”的现代故事翻版吗?借问,现如今,某个别专家学者早已开始“走穴”——放弃科研不做,四处“跑场子”、“赚票子”、“替钱争话语权”等“走穴”风潮,还有“学术腐败”不断。如此种种行径,要我说,大学不破产才怪!

  高校因巨额债务负担是破产危机的起因。自20世纪末1999年初,在金融业的“大力顶助”下,国内高校开始为创建“中国一流大学”而争先恐后大兴土木,各校为了攀比,一座座高楼和豪华校门竞相拔地而起。一时间,“大学城建设热”成了中国教育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中国高校规模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听说过企业融资难,没听说过高校贷款难。银行为何不遗余力地支持高校呢?在银行眼里,高校是不可能破产的。这回银行可失算啦,将面临一大堆的呆账慢慢来清理。然而,大学“风光”之后却留下了一屁股的“巨债”,谁愿为其擦乾净这满屁股的债务呢?除了不断高涨学费和政府替高校埋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有!没有上上之策。可是,面临破产的大学远远不止一两个,即使政府想埋单仅靠“杯水车薪”,已无能为力。此种状况下,大学选择破产是惟一正确的抉择教育质量不高又无特色是破产的关键。在国人眼里,大学一直被形容为“象牙塔”和“人才摇篮”的圣殿。不仅国家重视教育和人才,家长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投资。在老百姓看来,衣可以少穿,饭可以少吃,子女的教育不可耽误,想尽千方百计地让子女读好书、上大学,不仅是家长的唯一希望,更是学生一生的梦想和追求。现实是,因各类大学增多了、扩招了。随之而来的生源大战加剧了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教育质量提不高或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自然陷入困境。又因“招生的倒金字塔”导致了大学很多学科或专业无问人问津,从而造成了国家在某些行业和领域缺少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已经失去了办学的价值。既然大学供不应求,僧多粥少。办不下去的大学只有走破产之路。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