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郭伟峰:中评社如何应对“后真相”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2:42  


 
  四、香港政治动乱与“后真相”时代的关系

  2019年下半年,香港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规模暴乱,政治动荡,社会失序、政府失能,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突然之间就成了最危险的城市,所谓的“香港独立”气焰之嚣张,令人错愕。其直接原因与《逃犯条例》有关,即是在2018年2月,香港一名男子在台湾杀害女友抛尸后潜逃回港。警方破案后,因香港与台湾之间没有签订司法互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协议,该男子无法被移交至案发地台湾受审。面对这一重大法律漏洞,为避免严重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香港特区政府于2019年2月15日向立法会提出建议草案,推动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简称修例)。结果引发了由香港反对派操控、西方势力参与指导的激烈的社会抗争运动,最后由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撤回。但是,社会运动没有停止,反而向反政府、反中央、夺取香港管治权、实施香港“独立”方向迅速挺进。时至今日,其各种成因都有透彻的分析,诸如基本法没有全面落实的问题、青少年教育的问题、外部势力干预的问题、贫富悬殊的问题等等,都非常深入,都有参考价值。但是,在各种分析中,甚少论及香港政治动乱与“后真相”政治的关系。可以说,香港的暴乱是乾柴遇到了烈火,所谓的烈火,就是“后真相”时代的政治能量。

  我们知道,香港在中美脱钩时代已经成为了美国新的战略棋子,以港制华也是特朗普政权战略战术的组成部分,这是前所未见的。其中来自美国的最大外力,恐怕还不是给了多少钱和制定了多少个法案。通过运用“后真相”政治手段控制社交媒体,让香港处在无真相的大环境中,浑水摸鱼,激发民意的愤怒,以推翻香港特区政府的管治,这才是外来的真经。

  在此以所谓“反修例”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太子站死人”谣言为例:香港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在2020年5月15日发表逾千页报告,明确指出“香港警方在太子站打死示威者”是完全与事实不符的,更剖析这一传言的形成过程。就“太子站死人”传言,报告详细列出形成过程:2019年9月1日凌晨,开始有消息揣测车站内有人死亡,同日下午更传出有数人被杀的揣测;9月2日,“连登”和“高登”网上讨论区接连有多篇帖文,有帖文援引医护人员消息声称有人被警方杀害;9月5日,“高登”网上讨论区一帖文援引一名总督察的说话,声称事件中有人死亡并非虚构,但并非被警方杀害;9月6日,“连登”网上讨论区又有帖文声称事件中有6人断颈而死。报告指出,太子站内有人被杀的传言在网上迅速广泛传播。这种说法在起初只是揣测,其后迅速转变成传言,再转变成所谓的确认,而在此过程中并无提出任何证据支持。报告认为,香港警方、消防处、医院管理局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在反驳毫无根据的主张时,反应缓慢。如果警方在最初阶段迅速采取行动,并率先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驳斥虚假的死亡谣言,可能有机会阻止这些谣言在网上涌现,示威者没有藉口进行更多示威活动。香港警方回应监警会称,已制定“警队公共关系策略”。在最近的骚乱中,许多针对警方的传言及虚假指控在不同媒体广为传播。警方积极识别相关问题,寻求澄清,并主动审视事实,透过不同途径传播资讯。监警会副主席、特区立法会议员谢伟铨对香港记者指出,“太子站死人”在起初只是揣测,但经过所谓医护人员、警务人员“证实”,令这一揣测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成为“大传言”,衍生出更多示威活动。但监警会观察种种事实分析,“太子站死人”这传言并不合理。未来,特区政府、警方应该更关注互联网传播的资讯,更快速、更主动澄清传言,“正如一场足球比赛,对手已经踢进十球,不能视若无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