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郭伟峰:中评社如何应对“后真相”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02:42  


 
  虽然文中没有提及“后真相”问题,但是所透露的蓝营候选人已经跟中共签署“和平协议”这种完全不是事实真相的假新闻,竟然得到民进党支持者的认同,这就是典型的“后真相”政治操作了。

  大陆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李义虎分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蝴蝶效应”和“灰犀牛效应”能够在绿营选情上发生催化效果,也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在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青年人都更多置身于网络社会、而非现实社会,在新技术条件下更容易催生类似于“皮下注射”的效果,从而更能直接受到“蝴蝶效应”与“灰犀牛效应”的影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催出倍增效果。二是青年群体中存在着一种其他年龄段少有的“同侪效应”,大多数青年人有从众心理。这种“同侪效应”和从众心理容易加剧“蝴蝶效应”,从而形成青年群体中较为稳固的同温层。“蝴蝶效应”较多地体现在青年族群一边倒、外部因素刺激这样两个方面。三是需要有制造话题、设置议程的能力,甚至不排除有伦理越线诉诸造谣等不端行为。绿营本就擅长于制造话题、引导议题、谎言叙事。在蔡韩对决中,绿营在锁定“主权”选举主轴后,即以“芒果乾”口号、“辣台妹”角色外加小清新形象,加之绿媒扭曲事实重构事实的操作,建构起了同温层话题的逻辑链条,客观上起了助选情、吸选票的作用。绿营心里明白,制造或利用“蝴蝶效应”,更能摆脱奥步的坏形象,成本更低而效果却更好,更能藉力使劲。

  同样的,李义虎所指出的绿营利用社交媒体制造利己效应的手段,也属于“后真相”政治手段。⑦

  相对比之下,韩国瑜与国民党基本上不懂得什么叫做“后真相”时代,是“后真相”政治手段运用的门外汉。尤其是韩国瑜方面,迷恋传统的造势场面不可自拔,放弃了社交媒体主战场,甚至主动切割、批判台湾的主流媒体,如此恰恰迎合了“后真相”潮流,其惨败是不足为奇的。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面对罢免高雄市长的严峻问题时,韩国瑜及其国民党团队依然不曾醒悟,以多做不说来面对“后真相”时代的逆向民意,结果不出意料,一定是惨淡收场。台湾的选举政治与西方同步,不可抗拒地走进了“后真相”时代。

  台湾政党轮替是常态,中评社特别要注意的并非台湾内部的选举谁赢谁输的问题,焦点问题是在“后真相”时代的两岸关系会受到如何程度的冲击?对和平环境是否会发生重大的损毁?我们已经看到,2020台湾大选之后,因为国民党无法参透“后真相”时代政治博弈的奥秘,甚至被“后真相”时代政治手段绑架,自甘堕落,自毁前途。最为严重的就是自毁来之不易的国共关系基础。

  记得在2016年1月、国民党执政8年之后又选败了,丢失了政权,党内思想开始混乱,我在中评网发表《社评:归咎两岸政策,国民党永无出头之日!》分析其中的问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的失败并非两岸政策的失败。国民党内自2008年执政以来,两岸从来未就一个中国内涵产生大分裂。尽管马英九坚持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一中是以“中华民国”为依归,大陆一直保留不同看法,但是作出了极大的忍让,两岸之间未有就此发生大论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了国共共识、两岸共识,也成了马英九、国民党执政8年的最大亮点。因为国民党与中共的政治共识大于政治分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迅速推行。但是必须指出,自从金溥聪出任秘书长开始,国民党立即露出了对国共关系进行冷处理的迹象,国共互信不是在增加,而是在逐日削弱。这是不容隐讳的事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