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台民粹主义的演化与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19-10-07 00:03:18  


 
  毫无疑问,我们在考察台湾地区的政治现象时,首先应出的问题是“台湾民粹主义”的概念是否存在?本文认同民粹主义是一种普遍性的政治经验的观点,认为民粹主义的现象并非欧洲国家独存,“民粹政治现象只是‘程度’问题,并非‘有无’的问题”。〔5〕所谓“台湾民粹主义”的概念是存在的,它具有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的支撑,即一方面符合民粹主义的一般判定理论,另一方面产生自台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政治经验。

  就前者而言,得益于西方学者理论成果的启示与引入,台湾学者在解读台湾的政治现象时找到了民粹主义的分析工具。例如欧尼斯特·拉克劳曾提出一种具有左翼色彩的理论,认为民粹主义是精英阶层的思想意识,当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企图建立霸权地位但又做不到时,就会直接求助于广大民众。〔6〕玛格丽特·卡农范则对民粹主义的界定和分类进行了最为经典的研究,她认为民粹主义是指被人民广泛喜爱与支持的一种政治行为,其核心价值是跳过代议政治的界线,由领导者直接诉诸民意的一种方式,她还将民粹主义运动细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三种属于以农民为主的民粹主义,四种属于政治性的民粹主义。〔7〕这类理论建构对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两岸学者均认为民粹主义框架可以用来解释台湾解严后的民主转型,因为台湾民粹主义具备了民粹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和基本特征。

  就后者而言,台湾民主转型的独特经历为研究台湾民粹主义提供了丰富素材。虽然几乎没有西方学者专门讨论过台湾地区的民粹政治现象,但在东南亚的广义视域下,台湾地区大体也算其中一员,卡斯·穆德关于民粹主义在东南亚地区正在成长的概括应该也涵盖台湾。相对而言,两岸学者的研究则较为充分。大陆学者郭中军参照了卡农范的分类,对台湾民主转型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梳理,将台湾民粹主义归类为政治性民粹主义甚至更具体的政治家的民粹主义。〔8〕台湾学者邓志松则根据卡农范的研究和台湾的现实,将民粹主义定义为“人民对制度化、精英统治、主流价值、既有权力结构的挑战”。〔9〕这种试图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检视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其实在更早关注民粹主义的台湾学者那里已有体现,王振寰和钱永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指出,直接诉求民意认可的民主观实质上就是民粹主义,它“足以动员一个缺乏固定体制形貌的‘人民’、提供‘同意’所涵蕴的民主正当性的政权”,两位学者进而用“民粹威权政体”来概括台湾政治转型后的李登辉当局,认为台湾的政治转型“会在这个阶段以召唤人民、建立民粹威权政体的方式呈现”。〔10〕他们将威权政治、“台湾民族主义”、“新国家”建构(“台独”)、选举动员、政党竞争等转型前后的重要政治面向串联起来,设定了此后的台湾民粹政治的底色。

  与此同时,一些批判意识更为突出的台湾学者将台湾民主实践的品质与民粹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如黄光国认为台湾民粹政治的实质是政治人物以民主之名,行多数暴力之实。〔11〕江宜桦的观点与其相似,认为民粹主义是“以民意支持之名,行独裁统治之实的统治风格”。〔12〕彭怀恩将政治精英借用“民主”名义扩张自己权力的运作称为民粹主义。〔13〕林毓生认为台湾民粹主义利用民主形式的建立、扩张、运作来提供反民主的根据。〔14〕陈毓钧则从比较的角度指出,台湾地区所展现的民粹力量,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民粹主义一样,都具有反智识、反精英、本土偏狭、排外情结、暴躁急进、群众民主等特征。〔15〕以上学者是基于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台湾政治的观察而进行的批判,他们相信在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的历程中,民粹主义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逻辑,台湾在其关键性的历史转捩点所奠定的民粹政治形态,必然影响甚至主导着此后的台湾政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解释21世纪以来台湾政治的民粹化问题提供了历史理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