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数字人民币”由虚入实
http://www.CRNTT.com   2019-09-26 15:10:03


 

  8月21日,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将穆长春关于数字货币的演讲全文刊出,同步刊出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发表于2018年1月的一篇题为《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几点考虑》的文章。两者透露出的思路高度一致,并勾画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几个重要特征: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是M0(现金)替代,而不是M1、M2替代;央行不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更引人关注的信息是,穆长春在得到APP课程上以“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为题开课,用更为通俗大众的语言向公众来讲述“高深莫测”的数字货币。

  目前,除了中国之外,还有新加坡、加拿大、瑞典等国央行也在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但各自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内涵和研究路径并不相同。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只有瑞典拟推出的数字货币e-krona和中国的数字货币DC/EP在属性上有类似之处,都是作为M0(现金)的替代,但不同的是,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双层运营体系,而e-krona则是单层运营体系,即由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

  央行自2014年开始研究数字货币,相关工作进展在外界看来一直非常低调,而最近诸多重要信息的曝光,引发外界对法定数字货币推出的高度期待。“数字货币开始闭环测试”“7家市场机构参与发行”等坊间消息不时传出,不过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一些传闻不尽准确。

  易纲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表,我觉得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特别是数字货币如果跨境使用,这里面还有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避税天堂和‘知道你的客户’等一系列的监管要求。”业内人士分析称,易纲这样的表态实际上也是给市场预期降温,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将较为审慎,推进速度“可快可慢”,节奏需把握在央行自己手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