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http://www.CRNTT.com   2020-06-25 10:52:26


 
  农发行“因企制宜”创新推广贷款新模式,针对不同市场主体、不同经营模式、产业链上不同经营环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稳妥做好市场化收购信贷工作。

  朱远洋说,市场化是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方向,支持市场化收购也是农发行粮棉油收购信贷工作的大趋势。无论托市收购启动与否,都要根据粮食购销形势,研究制定支持市场化收购策略。

  “农发行将进一步加大信用保证基金‘通辽模式’、粮食批发市场的‘竞拍贷’等管用实用模式的推广应用。继续研究完善‘供应链贷’‘保值贷’‘粮港通’等新型贷款模式,紧密依托粮食产业链,加大延伸信贷服务,完善封闭运行管理,强化系统风险把控能力。”朱远洋说。

  “当前,粮棉油信贷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要强化基础管理,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朱远洋说,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风险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积极主动应对复杂形势,及时研究措施,要切实加强贷款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切实增强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