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北粮南运”势头加剧 带来新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24-10-29 14:22:27


  中评社北京10月29日电/据海外网报导,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对外发布,提出持续优化耕地布局,南方省份有序恢复部分流失耕地,遏制“北粮南运”加剧势头。

  从曾经“南粮北调”到现在“北粮南运”,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经历过较大转变。“北粮南运”是怎么形成的?为何要给其降速?目前成效如何?

  “南粮北调”已成历史

  作为“北粮南运”的重要通道和中转枢纽,辽宁营口港近来运粮船只多了起来。营口港粮食公司货运部副经理杨军介绍,今年开通了重庆新航线,已有多艘船舶经此航线运粮。

  杨军表示,营口港“北粮南运”长江航线过去最远到达湖北宜昌,新航线向西南延伸了600多公里。现在,营口港“北粮南运”海运航线可到广东湛江,走长江水路最远至重庆。

  随着秋粮收获、集中上市,东北地区“北粮南运”开始启动。“今年,我们积极发挥多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重点推动‘散改集’等粮食物流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降低粮食运输损耗。”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继锐说,对粮食运输船舶采取优先进出港、优先引航、优先靠泊、优先装卸措施,全省高速公路设置粮食运输车辆专用通道105条。预计全年度完成“北粮南运”7500万吨以上。

  近年来,“北粮南运”持续推进,但这一格局并非一直有之。曾经,“湖广熟,天下足”“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是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的真实写照,这些俗语记录下了千百年来“南粮北调”的历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