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改革创新育新质——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观察
http://www.CRNTT.com   2024-10-09 15:21:27


  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据新华社消息,当技术创新牢牢占据钢铁行业锻造核心竞争力的“C位”,曾为国家发展、首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钢厂”,依然是改革发展的“弄潮儿”。连日来,走进首钢集团生产线,记者大开眼界。

  运输钢卷的自动化天车运转繁忙,大型运输船在成品码头鸣笛起航……和气势恢宏的“硬核”生产场景相比,工人们捧在手心的产品却略带“反差感”。

  “这是直径0.01毫米的‘蚕丝钢’,它解决了国产燃烧器行业基础材料的关键问题。”来不及测量这根合金钢丝有多细,记者马不停蹄奔赴下一站采访,工作人员又指着“蝉翼钢”介绍说:“这是能用手撕开的钢板,极限厚度达到0.07毫米,不仅应用到5G基站建设中,还做成了明信片、高校录取通知书。”

  提到传统制造行业,不少人的记忆停留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印象中。但记者眼前这座“钢铁梦工厂”,却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的“三低”目标。钢材生产更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战略新兴市场需要,持续攻克“卡脖子”“掉链子”问题,让“提气钢”批量下线。

  “在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我们用改革创新‘投石问路’,用科技创新‘转型突围’。”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胡雄光振奋地说,“十四五”前3年,首钢取得建厂百年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乘着奥运东风转型升级的老园区,更是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向新提质、向绿而兴的首钢是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来自北京市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较2012年底均实现翻倍增长。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2013年底至2023年底,北京市管实体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627亿元;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266.2亿元,同比增长18.4%。

  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北京市国资国企全面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以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实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