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世界之变,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之变。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屡遭重击,先有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英国脱欧轮番登场,后有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以巴冲突密集来袭。全球经济增长格局上,“三高一低”(中高通胀、中高利率、极高债务、低增长)正取代“三低一高”(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中低增长)。2023年成为世界经济20年来非危机时段增长最弱的年份之一(3%),仅高于 2019年2.8%。IMF 最新预计2024年增长率为3.1%,远低于2000-2019年3.8%的历史平均水平。
国际贸易增速锐减,国际投资持续萎缩。世贸组织2021年11月一份报告指出,2000-2010年全球总出口年增8.7%,但2010-2019年增速大幅放缓,降至3.7%,表明全球价值链扩张的全盛期即“超全球化”逐步进入“慢全球化”。据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仅为0.8%,国际投资也不容乐观。外国直接投资(FDI)增势持续放缓。20世纪90年代FDI年均增长15%,2000-2010年均增长8%,2010-2020年均增长1%,2020年以来年均增速降为负值。
二是时代之变。世界经济发展逻辑丕变。政治、安全逻辑正迅速超越经济、市场逻辑,经济要素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愈演愈烈。经济和市场规则不再是世界经济的决定性力量,成本和效率不再是跨国公司的关键性考量。各国经济政策内顾,全球治理效能式微。2024年是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大年。1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上,对地缘冲突的关注远大于世界经济。
三是历史之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奇迹极大改变全球经济图景,亚洲世纪加速到来。2022年世界经济总量前十名国家中,有四个在亚洲(中、日、印度、韩)。印尼预计也将很快进入前十。2030年前后,印度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亚洲的经济增速预计为3.9%,略低于此前预测的4%,但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60%,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经济的引领者。
基于以上,国际经济关系处于重大结构性调整期,中、美经济表现和博弈关乎世界经济走向,“三期”尤为值得关注:
一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合作的“中国经济周期”,因为自身经济减速、调整、转型,之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呈现新特点。
二是竞争、博弈为特点的“美国政治周期”卷土重来。比如 2024 年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贯穿全年,对全球安全、稳定和经济产生最重大影响和冲击。若特朗普当选,恐怕会世界大乱;若特朗普败选,则可能美国大乱,是为政治革命。
三是世界经济进入清算周期,各种矛盾加深难以调和,恐遭遇不期而至大危机,进入暴力调整期。长时段视之,世界经济正处为期50-60年的第五轮康得拉季耶夫长波周期的下行阶段,整体属萧条期。该时期世界经济增量有限、存量争夺激烈,但美超英、日追美的历史均表明,如能开辟制胜新赛道,实现产业升级,追赶国能在萧条期加速收窄与领先国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