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如何让更多青年科学家“挑大梁”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1:22:55


 
  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为例,目前在职职工4000余人,像杨燕初这样40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61.6%,同样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从事的是浮空器研发工作,所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在杨燕初看来,搞科研需要知识积累和铺垫,很多年轻人博士毕业后,还没能力独立承担重大的科研项目,但又需要在项目中历练自己,青促会这样的人才支持政策就能够提供合适的机会,没有硬性条件,最终也只需要按照自己几年的研究方向,出个研究报告就行。这就给了年轻人“很大的试错空间”和成长机会,让青年人才可以拿着这笔支持经费,为之后参与重大研究“打前站”。

  “正是因为有了青促会项目的成长,我才能在后面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取得成就。”他感慨道。

  从青年人才急难愁盼的住房、子女入学问题入手

  7月11日下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会议强调,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要根据薪酬管理需要和实际,优化和规范分配制度……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涉及科研人员的利益和积极性,也影响着科研院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此,中国科学院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今年通过主题教育也在做相关调研尝试,以便更好地引导科研人员理解和支持薪酬制度改革,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杨燕初告诉记者,他研究的浮空器“就是一个小众行业”,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冷板櫈”。但他认为,只要自己坚持做下去,“冷门也能变成热点”。

  “对我所在的团队而言,真正去给国家解决一些问题,就是我们的追求。”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