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我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
http://www.CRNTT.com   2023-02-12 12:21:55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立春已过,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天正在走来。

   在中国这片全球投资兴业的热土上,一个个播种希望的故事纷纷开启新篇章:在上海,20家“新升级”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日前正式亮相,外企“老铁”加力投资和研发;在海南,自贸港持续释放引资“磁力”,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投资设企;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地,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好消息,预示着服务业吸引外资指数将大幅上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事实和数据证明,外资持续看好充满活力的中国。

  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

   随处可见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穿梭自如;一排排大型自动化机械臂上下翻飞;数字化技术控制下的流水线在不同车型生产间灵活切换;活力又高效的“神经中枢”通过智能科技将全厂的员工紧密连接在一起......2022年,宝马集团在沈阳建设的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这项总额达150亿元的宝马在华最大单项投资项目,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这是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和质量的一个典型范例。

   2022年,一批外资项目在中国落地发芽,正在茁壮成长。尽管面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等不利因素冲击,我国吸收外资实现稳定增长,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依然保持世界前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