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人才背景更多元化。此次人才政策特别关注了高端人才,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在力度上史无前例。对原有的人才计划也进行了优化,并且对面向应届生的就业签证也放宽了逗留期限,在不同人才层次上都表现出了开放的态度,使人才储备可以呈金字塔型良好发展。特别是更重视具有内地背景的爱国者人才,根据入境事务处统计年报,过去几年中“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90%以上都为内地人,而大部分内地人具有爱国者的天然背景,放宽对内地人才的限制无疑更有利于爱国者治港的实现。
第五,措施上更接地气。香港政府在数月前就推行了电子签证,简化了申请手续,方便人才来港、留港。在施政报告发布时马上实行了对外来人才购房退税的政策,降低了外来人才留港的成本,可以让更多的外来人才有意愿留在香港7年,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为香港发展继续做长久的贡献。更具有突破性的是,在施政报告之前就实现了消费券同步发放。外来人才大多收入在中位数以上,每年对香港的经济、税收都做出不少贡献,但是成为永久居民之前无法享受政府发放的许多福利,包括消费券。此次消费券对外来人才开放,让外来人才更有归属感,赢得无数好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入境政策更多是为人才移入降低门槛、减少阻力,而且目前的人才清单集中于香港优势行业,如金融服务业。其实优势行业凭藉在香港的领导地位以及更为充足的现金流和待遇,不难吸引人才,但是创造的岗位有限。据香港贸易发展局提供的数据,金融服务业在2020年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3.4%,但提供职位相当于就业人数的7.5%。所以需要倾斜更多的资源到创科等新兴行业中。
施政报告中,也体现出了香港对接国家政策,努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决心。虽然相比以往,香港政府对创新科技人才更为重视,在科技人才政策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但吸引之余,如何留住人才也是重要的一环。香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优势来发展创科产业、吸引和培养创科人才。香港身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高新制造能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香港的科技创新能力,依托大湾区发达的制造业,可以形成很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彼此互补,在大湾区形成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品制造的创新科技体系,更坐拥整个中国的庞大市场。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如果想开拓海外市场,香港可能是很好的出发地;对于国际企业而言,想要继续增长,香港可能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窗口。
作为工程师,基于对创新科技行业的观察,针对吸引、培养和留住创科人才,我认为应当集中投放资源,打造经济更加多元化的香港。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