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新冷战定义为“中美全面脱钩,各自形成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国际场合全面对峙”,那么,中美之间不会出现“新冷战”。因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是经济,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至少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国,并且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数字还会变大。许多国家在与中国的交往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像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样,美国给不了的,中国可以给。因此,目前与中国贸易方面的受益国不太可能完全跟随美国搞对华遏制。事实上,美国近些年的诸多政策在亚太、中东、拉美和非洲都遭致各种批评声音,这种状况短期并不会改变。
2.中美短期会激烈地对抗
如果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台湾,美国一定会加大制裁和围堵中国的力度,这不仅是施压进而迫使中国屈服,更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威信的必然手段。所以,中美之间整体氛围是对立的,但是事关中美各自的核心关切,双方还是可能有沟通管道的存在。
美国围堵中国,类似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对俄罗斯的一切制裁措施可能会加倍针对中国。美国政府及民间对中国的敌意会随着中国对台海争端的解决而升高,美国会对中国展开更加严厉的贸易制裁、科技制裁、金融制裁、人员往来中断,甚至于国际舞台上逼迫别的国家公开表态站队。然而其他国家与中国有交织的国家利益,并不一定完全与美国保持一致,这就为中国的外交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
美国对中国的初期制裁一定是很严厉的。但是,制裁或者围堵是一把“双刃剑”,美国的实力是否能够支撑长期制裁或围堵,还是说,美国在对华制裁的后期就会不断“放水”。当然任何针对中国制裁的行为,都有可能遭受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制。例如在中国大陆反复表达不允许之后,佩洛西偏要执意窜访台湾,最终中国大陆除了进行围台军事演训和制裁佩洛西本人及其家人,还立刻施行“三个取消,五个暂停”的强烈反制。其中,三个“取消”涉及中美两军间的工作机制,这意味着两军在过去数年中建立的信任机制已几乎不复存在,发生碰撞摩擦的风险正在上升。⑬这显示了中国大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和能力不容置疑。
3.中美长期将处于竞合关系
中美关系经历朝鲜战争之后从1953-1971年冷却了18年,然后1971年美国出现了基辛格这样的战略家来主张中美关系应当走向正常化、中美携手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个过程之所以比较融洽是因为中美共同的敌人——苏联的存在。其实在50-60年代美国对于中国的恨意(尤其是来自民主党)还时常在媒体上表现出来,但是70年代之后中美关系的缓和会使以前的不愉快被淡化。
美国长期对中国的遏制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美国的产业结构,也会损害盟国的利益。从现实主义视角来看,能够让美国退缩的,恐怕只有美国自己。美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美国遏制中国,国内的制造业是否能够支撑?美国围堵中国,盟国是否支撑?美国希望制造类似于冷战的国际对立氛围,世界各国是否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