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在访民情、听民声、聚民意中惠民生
http://www.CRNTT.com   2022-05-22 13:31:43


  中评社北京5月22日电/据河北新闻网报道,近日,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成立入户走访排查小组,召开“入户访民情,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各村片干、振兴专干和信息员利用早、晚时间,走访了上百户村民。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就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按照群众的“订单”上“生产线”,将定制好的“产品”送到服务群众的“市场”,从而完成订单的“交易”。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搭建起群众服务的“连心桥”,让群众的需求“浮出水面”,将问题“摆上台面”,从而拿出政策的“套餐”,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请群众“说”,让服务“不堵车”。从“我能为群众干什么”到“群众要我干什么”,党员干部的站位不一样,服务群众的效果肯定就不一样。有的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将政策“张冠李戴”,与群众需求“南辕北辙”,结果不仅让服务“堵车”,而且严重破坏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切实将“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立足群众需求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请“群众说事”,让干部“解题”。这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群众服务才会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

请群众“点”,让服务“不打烊”。既然“知屋漏者在宇下”,必定“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方法对不对、效果好不好,群众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要切实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发言权”,党员干部才能清楚为民服务的“清单”是什么、整改“台账”是哪些,从而在群众需求上不断地“锦上添花”,在群众问题上不停地“雪中送炭”,让服务群众“不断码”“不走样”更“不打烊”,切实化解人民群众心中的“烦心事”。

请群众“评”,让服务不“卡带”。基层组织在积极推进和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除了随时根据 “任务清单”对广大基层干部进行督查,更要引入“好差评”机制,让群众不满意的工作及时“返工”,让群众不认可的干部“回炉再造”,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广大基层干部在群众的“找茬”和“挑刺”中,积极练好服务“内功”,提高专业能力,同群众一路找解难题的“良方”,从而搭建起真正的“连心桥”。

“人民公仆”为人民,答好群众满意的“新答卷”,必须立足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群众诉求,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风向标”,在访民情、听民声、聚民意中惠民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