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如何解决好吃饭问题?三个指标保障粮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3-08 11:40:25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提请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如何解决好吃饭问题这个头等大事进行了部署,并给出明确的数字指标,确保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吃饭问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墨颇多的一个重点,而这三个指标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受到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们的关注。他们表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关键在于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明确的数字指标有助于推动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地,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部指出,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我国粮食产量仍然达到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且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

  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唐仁健表示,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至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作为“长牙齿”的硬措施来体现的。

  “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而是我们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粮食安全。”朱启臻表示,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我们饭碗里边要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