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缩短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将缩小与美国经济复苏之间的时间差,拉近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所处阶段,进而减少美国联储局收紧货币政策尤其是加息对中国经济稳定和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如汇率承压、资本外流等。根据联储局议息会议纪录,由于美国目前经济热、物价高,3月份TAPER(缩减买债)结束后很可能开始加息,随后开始新一轮缩表,且此次缩表的节奏、力度可能比上一轮更快、更强。
中国具备加快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条件。首先,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的空间较大。据测算,2020年和2021年合计共逾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资金预留到以后年份使用。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这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有效助力稳投资、稳增长。其次,物价将不会是制约宏观政策宽松的主要因素。2021年12月,中国CPI、PPI按年增速分别为1.5%和10.3%,分别比上个月下降0.8个和2.6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CPI累计按年增速仅为0.9%,是近年来的低点。
基建投资应率先发力。加大基建力度要压实地方政府的责任。从历史数据看,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占比相当。目前房地产投资维持紧平衡,消费和服务业复苏需时,外贸预期转弱。因此短期内,基建投资仍是稳经济的主要手段。基建投资应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方向,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慧和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目前增速较快,但占比仍较小,需要与传统基建结合,这有助更好地稳住经济基本盘。2022年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专案和专项规划重点专案,指出要按照“资金跟着专案走”的要求,尽快将2021年第四季发行的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落实到具体专案,这将进一步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
坚持“房住不炒”的同时,需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平稳发展,稳住房地产市场基本盘。房地产还是居民重要的“财富仓库”。由于财富效应也是影响消费的一个因素,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有助于稳消费。 |